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27日電 (楊國華)“一定要繞過茶樹占位,在茶樹行間、茶樹樹冠以外的地方空行起廂……”近日,在北川縣桐麻村茶園,當地農技專家對茶農開展苔子茶復合栽培管護技術培訓。松土、施肥、查看茶葉長勢,茶園里熱火朝天,一片繁忙景象。

北川苔子茶復合栽培系統是第七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當地茶農利用苔子茶樹行距大的空間特點以及茶樹秋季采割、冬季休眠產生的時間差,在苔子茶樹行間復合種植農作物,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還增強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雨水節氣后,氣溫逐漸回升,春茶的萌發進入關鍵期。為確保茶葉優質、高產、高效,北川農技專家,深入茶葉種植區域,全面開展春茶茶園管護技術服務及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培訓活動,為春茶豐收筑牢根基。
“現在開展茶園管護,就是希望春茶能有個好的收成。”漩坪鄉桐麻村黨支部書記楊道江介紹,桐麻村有1000余畝苔子茶,茶農戶均實現收入1萬余元。

北川苔子茶作為北川縣五大支柱產業之一,現有茶葉面積9.5萬余畝,其中百年以上的古茶園有1.5萬余畝,29家茶葉企業蓬勃發展,涉茶農戶達2.1萬戶,2024年實現茶葉綜合產值7.5億元。
同時,北川還將茶產業與文化旅游業相融合,依托古羌茶文化,在曲山鎮等7個鄉鎮,建設茶葉主題公園、手工茶制作體驗園、茶葉科技示范園和古茶樹保護園等,每年吸引約10萬余名游客前來研學,體驗采茶樂趣,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