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14日電 民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激發市場活力、推動創新轉型的中堅力量。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金融主力軍,中國銀行四川省分行(以下簡稱四川中行)始終牢記“國之大者”,以政策為引領、以機制為保障、以服務為根本,全方位賦能民營企業成長,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截至目前,四川中行支持民營企業貸款近1300億元,且普惠金融貸款中針對民營企業占比達92%,支持科技型小微企業近3000戶,支持專精特新客戶超1200戶,授信覆蓋率持續提升。

堅定政治站位 做國家政策的“執行者”
一直以來,四川中行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將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納入支持當地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規劃中。該行圍繞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及《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要求,制定了《中國銀行四川省分行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行動方案》,對民營業務給予差異化政策支持和資源配置,確保政策紅利精準直達。
某光學集團有限公司專注于石英玻璃合成產業,產品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泛半導體、顯示面板、光刻機工程、精密光學和工業激光等多個重要領域,先后榮獲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四川省首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稱號。2024年,公司與某研究機構簽訂數千萬元訂單合同,為某國家重點工程項目供貨,急需籌集生產資金。但因尚處于研發階段,公司存在負債較高、尚未盈利等情況,通過常規融資渠道,很難順利獲得資金。四川中行獲悉后,第一時間對接,在充分評估了其核心技術、重大訂單,運用純信用創新產品,為公司量身定制融資服務方案,并快速核定1000萬元“天府科創貸”并成功放款。
加大支持力度 做川企“走出去”的“服務者”
長期以來,四川中行充分發揮中國銀行全球化優勢和綜合化特色,通過多維賦能,健全民營企業服務體系,助力企業發展,以實際行動為在川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
省內某民營企業農藥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草甘膦制造的行業龍頭,主營的草甘膦原粉出口連續多年排名國內第一。在出口業務中,企業常面臨資金回籠慢、融資成本高、財務流程繁瑣等挑戰。四川中行針對其出口業務特點和融資需求,為企業提供“出口商業發票貼現”+“跨境結算”的供應鏈綜合服務方案,企業通過該業務快速獲得融資支持,提升了資金周轉率。截至目前,四川中行已為“走出去”各類外貿、民營等企業提供了約70億元的融資支持,有效助力企業的穩健發展,為四川省的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注入金融“活水”。
在對民營企業的服務過程中,四川中行對民營企業貸款優先予以經濟資本支持,保障民營企業客戶信貸規模需要,同時樹立公平授信理念,在制訂各項政策制度及規范性文件時,自覺嚴格審查是否公平對待民營企業,從源頭杜絕不利于服務民營企業的規定條款。此外,該行還成立了“一站式服務團隊”,對在支持民營企業業務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和痛點問題,通過內部聯動會商,形成合力,保障民營項目有效推進,切實將國家政策轉化為惠企實效。
聚焦重點發力 做服務產業鏈的“支持者”
除服務企業本身發展壯大,四川中行還著眼各行業企業上下游經銷商,積極為全產業鏈條提供金融支持。
此前,四川某酒類銷售企業,長期與瀘州老窖、郎酒等知名酒企合作,具有穩定的銷售渠道以及貨物源頭。然而,該企業在每個年度第四季度與次年第一季度,都面臨酒企下達的巨大任務而產生資金壓力。四川中行了解到企業困境后,為企業推薦了“酒鏈e貸”產品,為企業發放貸款300萬元,同時將服務延展至產業鏈多級中小微企業經銷客群,突破需求側“融資難”“融資貴”的困境,實現酒類供應鏈場景批量獲客授信,有效解決了白酒產業鏈下游經銷商小而分散、抵押擔保方式較弱的授信難點,為終端經銷商提供更加優質的線上融資服務。截至2024年末,“酒鏈e貸”已累計為近20戶經銷商提供了近4000萬元授信支持。
服務酒企產業鏈是四川中行圍繞重點行業、重點領域支持服務的縮影。近年來,該行一方面加大對四川地區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輕紡、能源化工、醫藥健康、先進材料等四川六大優勢產業的信貸投放,按不同企業規模實施分類管理。另一方面加快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等領域前瞻布局,梳理低空試點城市產業客群并提供金融支持,對重點優質民營企業實行“一戶一策”。同時,為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該行在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前提下,積極推動保交房相關工作,持續加大租賃住房拓展力度,合理支持民營房地產企業債券融資。通過不斷優化信貸政策,提高綜合服務質效,提升民企金融服務的覆蓋面、獲得感和便利性,助力民營企業做大做優。
下一步,四川中行將始終與廣大民營企業同心同向、并肩前行,不斷加大民營企業支持力度,持續提升新投放民營企業貸款占比,以更溫暖的金融服務、更扎實的改革舉措、更開放的共贏姿態,奮力譜寫新時代金融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新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