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四川旺蒼:生態優勢賦能廣元黃茶“C”位出道
2025年04月17日 20:25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韓金雨

  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17日電(劉艷)青翠茶園云霧繚繞,茶香裊裊沁人心脾。初夏,走進廣元市旺蒼縣木門鎮萬畝黃茶基地,層層疊疊的茶壟隨山勢蜿蜒,茶農們手指翻飛,嫻熟地采擷著那金黃的芽葉。這片北緯32度的秦巴山地,正以“黃金葉”撬動鄉村振興新動能,書寫了茶產業傳承創新“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和“因茶致富”“因茶興業”的生動實踐。

  “我縣茶園面積已達25萬畝,其中廣元黃茶種植面積達到5.1萬畝,占全國黃茶種植面積的30%以上,是中國最大的黃茶種植基地和‘中國黃茶之鄉’。”旺蒼縣茶產業技術研究所副所長任勇自豪地說,如今,茶農年人均收入4500元,較2010年翻了3番以上,續寫了“一片葉子富一方百姓”的新篇章。

  生態優勢 成就黃茶最佳發展之地

  旺蒼地處四川盆地北緣、米倉山南麓,雨水充沛,陽光充足,四季分明,土壤中富含鋅硒,為茶樹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旺蒼種茶歷史悠久,素有“漢唐茶鄉”和“中國名茶之鄉”的美譽。面對黃茶品種新穎、特色鮮明,且全國規模尚小、競爭優勢凸顯的機遇,旺蒼縣審時度勢,積極發展黃茶產業。

  “2010年,在中茶所的鼎力支持下,我們開始引進并示范推廣珍稀黃化茶樹品種——中黃1號。”任勇回憶道,經過5年多的精心培育和推廣,旺蒼縣明確了黃茶的適生區域和適栽面積,中黃系列品種的產品品質卓越,氨基酸等內含成分均優于國內其他地區,甚至超越了其發源地浙江。因此,旺蒼被公認為發展黃茶的最佳之地,全縣黃茶種植面積已達5.1萬畝,規模之巨,位居全國縣區之首。如今已成為中黃系列茶樹品種在全國推廣的試驗田和示范窗口。

  組合拳出擊 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勝勢

  如何將這一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的強勁動力?旺蒼縣打出了組合拳。旺蒼縣委、縣人民政府始終將茶產業,特別是將黃茶產業作為“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來培育。

  “我們堅持差異發展,針對不同區域、不同海拔的實際情況,優選特色茶樹品種,不斷做優黃茶產業。”旺蒼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李斌介紹,旺蒼通過在不同海拔、不同區域建立品比園,從50余個國家和省級優良品種中擇優選出15個適宜栽植的新品種,持續優化米倉山茶供給結構。在品種選擇、標準制定、種業發展三個方面,旺蒼縣下足了功夫。2019年12月,旺蒼縣成功發布了廣元黃茶地方標準,包括《廣元黃茶栽培技術規程》《廣元黃茶加工技術規程》和《廣元黃茶產品質量標準》,是全國首個系統制定的品種黃茶地方標準。

  “種業是農業的‘芯片’,旺蒼堅持種業優先,不斷做大黃茶產業。”任勇表示,針對黃茶產業發展種苗瓶頸,旺蒼縣開始黃茶種苗繁育,不斷探索高海拔山區黃茶育苗技術,并通過構建“1+5+N”茶業科技創新聯盟,形成了科技項目聯合申報、科研成果就地轉化、科技人才共同培養的協同創新體系。如今,旺蒼縣每年可培育優質茶樹種苗2000萬株以上,為全省乃至整個西南地區提供優質茶樹種苗。

  茶中新貴 廣元黃茶“C”位出道

  站在木門黃茶園遠眺,層疊的茶壟如金色緞帶纏繞山間。任勇抓起一把土壤介紹道:“這里鋅含量≥55㎎/㎏,硒含量>0.3㎎/㎏,pH值4.0-6.5之間,是黃茶生長的‘天然溫床’。”據中茶所檢測,黃茶氨基酸含量達7%以上,是普通綠茶的3倍,水浸出物穩定在40%以上,成就了葉色金黃、湯色鵝黃、葉底玉黃,氨基酸、葉黃素、胡蘿卜素含量高的“三黃三高”品質特色,被譽為“茶中的黃金”。

  稀少的產量、獨特的品質,讓黃茶被譽為“茶中黃金”。在旺蒼縣米倉山2022年新茶線上拍賣會上,100克米倉山牌廣元黃茶拍出了比黃金還高的價格。“一兩黃金,一兩茶。廣元黃茶深受市場客戶的好評,新茶上市,平均每斤能賣到8800元。”四川米倉山茶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旭倫說起這些,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

  廣元黃茶自誕生以來,一路“大獎”不斷:2014年獲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先后榮獲四川茶博會金獎、特別金獎茶葉、國際名茶評比金獎、中國黃茶斗茶大賽金獎、四川十大名茶等榮譽稱號以及四川省農產品優秀區域公用品牌……“廣元黃茶”這一品牌成為了我縣提升茶產業市場競爭力的法寶。

  如今,廣元黃茶已經走出四川,走向全國,甚至走向世界。在各大茶博會、品鑒會上,廣元黃茶以其獨特的品質和卓越的表現,贏得了眾多專家和消費者的青睞。(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大线影院首页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专区 |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国产综合 |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aⅴ专区 三级网站免在线看 |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不卡片 | 曰韩第一页综合久久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