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悉,成都市2021“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主場活動將于6月12日在成都音樂坊啟幕。
活動由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成都市教育局和成都市武侯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以“人民的非遺 人民共享”為主題,持續開展為期3天的非遺主場活動。
記者了解到,活動將在“中華節·天府情·幸福城”三大板塊下展開,參與機構和傳承人數量眾多,形式多樣、項目紛繁,共包括12項內容。
在“中華節”板塊,活動將“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與傳統佳節端午節相結合,邀請粽子、剪紙、風箏等非遺項目傳承人帶領市民現場制作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幸福美好生活”“愛成都,迎大運”等為主題的特色作品,讓市民在歡度傳統節日時,也親身體驗非遺的時代之美、情景之美。同時,為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以下簡稱《非遺法》)頒布10周年,活動現場還將設立普法展板,向市民免費派送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小冊子,播放《非遺法》頒布以來成都非遺保護的顯著成效,做到讓普法活動真正走進群眾的生活。
“天府情”板塊的活動包括兩大展演和三大展覽。其中, “非遺大舞臺”——2021成都市傳統表演藝術傳承成果展和“守望 傳承 未來”——全市青少年非遺傳承競技展將聯合市內專業藝術團體、非遺傳承人和開展非遺傳承的中小學校,進行 “成都非遺薈”“名家名段迎百年”“童心繪非遺”等演出和成果展示。同時,還將面向全市青少年,以“童心向黨”“幸福美好生活”“愛成都,迎大運”為主題,分類開展全市青少年傳統表演類(傳統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傳統技藝類(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兩大競技。
在“幸福城”的活動板塊中,“讓非遺走進現代生活”——2021成都市非遺線下產品展銷將重點依托成都市特色非遺資源,組織開展多達20個項目的“非遺與我的現代生活”守正、創新情景式展示展銷。與此同時,現場還將展開“品質生活,茶美成都”——2021老成都茶館文化沉浸式體驗,邀請成都享有盛名的老茶館鶴鳴茶社在現場設立小型移動茶鋪,還原與茶相關的制作、品味、休閑等展現具有煙火氣息的成都茶文化,打造幸福美好生活場景。
據悉,此次活動旨在集中彰顯非遺在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中發揮的積極作用,加強全社會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與自信,讓非遺更深入人心,讓更多企業和民眾參與到非遺保護、傳承、合理利用和發展中來。同時,活動也將進一步強化對天府文化的傳播推廣,以非遺表達的方式助力世界文化名城建設和“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推進。
本報記者 孔維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