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單項冠軍是制造企業的第一方陣、“中國制造”的排頭兵
●成都有7家企業先后入選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名單
●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中,成都已有107家企業入選
●成都將通過深化企業梯度培育,支持企業梯次發展、競相跨越,推動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新格局
11月18日,記者從成都市經信局獲悉,工業和信息化部第六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名單中,成都4家企業上榜。其中,成都硅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選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成都宏科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多層陶瓷電容器、成都利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輥壓機、華融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高端片狀氫氧化鉀入選單項冠軍產品。同期的復核第三批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的名單中,成都銀河磁體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復核。
自2016年工信部、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啟動遴選制造業單項冠軍以來,成都有7家企業先后入選。這項高規格遴選,具體標準是什么?成都如何培育單項冠軍?
評選標準
重視專業化和技術實力
成都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制造業單項冠軍,顧名思義,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是“單項”,企業必須專注于目標市場,長期在相關領域精耕細作;二是“冠軍”,企業應在相關細分領域中擁有冠軍級的市場地位和技術實力。
從具體遴選標準看,堅持專業化發展,企業長期專注并深耕于產業鏈某一環節或某一產品領域,從事相關領域10年及以上,屬于新產品的應達到3年及以上;市場份額全球領先,企業申請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球前三;創新能力強,企業生產技術、工藝國際領先,重視研發投入,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主導或參與制定相關領域技術標準;質量效益高,企業申請產品質量精良,關鍵性能指標處于國際同類產品領先水平等。
成都首家單項冠軍示范企業——成都成高閥門有限公司,其主營產品為管線球閥,自1995年起便大量出口。該公司研制的球閥產品兩次榮獲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等,秦沈線、慶鐵線、蘭鄭長輸油管線、西南油氣田龍崗氣田、中俄管線等大量使用該產品。
本次入選的成都硅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長期從事有機硅密封膠等新材料研發。相關資料顯示,有機硅被廣泛應用于建筑幕墻、軌道交通、汽車制造、5G通信等領域,是國家“十三五”規劃重點發展的新材料行業之一。硅寶科技的產品在鳥巢、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成都環球中心等地標建筑中被應用。截至目前,該公司共獲得授權專利233項,主導和參與制定124項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
梯度培育
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新格局
工信部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制造業單項冠軍代表著全球細分行業最高的發展水平、最強的市場實力,是制造企業的第一方陣、“中國制造”的排頭兵。
記者注意到,在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遴選工作中,同樣注重對企業的梯度培育,支持各地方建立單項冠軍儲備庫,特別是支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成長為單項冠軍。
截至目前,在工信部公布的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中,成都已有107家企業入選。
成都產經決策智庫雨前顧問產研中心總監許鑫表示,單項冠軍是企業梯度培育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建立和完善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對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將通過深化企業梯度培育,支持企業梯次發展、競相跨越,推動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新格局!背啥际薪浶啪窒嚓P負責人介紹,支持初創型企業擴量、提質發展,支持企業在細分領域深耕發展,打造一批擁有核心技術、細分市場占有率高的單項冠軍和“隱形冠軍”企業。同時,在支持企業提升創新能力、落實惠企政策、跟蹤管理單項冠軍企業發展等方面制定相應保障制度,加快制造業單項冠軍培育工作。
延伸
成都已有7家企業入選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名單
記者梳理發現,此次成都共有4家企業進入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名單,為歷年最多。
2016年3月,為引導制造企業專注創新和產品質量提升,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帶動中國制造走向世界,工信部印發《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培育提升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并于2017年遴選了首批單項冠軍企業。
2018年,在第二批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名單中,首次出現成都企業身影——成都成高閥門有限公司入選單項冠軍示范企業。2019年,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銀河磁體股份有限公司入選第三批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
今年4月,工信部和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啟動第六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遴選工作。遴選重點領域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節能環保、航空航天與海洋裝備等。最終成都4家企業入選。
至此,成都有7家企業先后入選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名單。(記者 王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