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各區陸續發布小一、初一招生政策,統看各區政策,就近入學、免試入學、公民同招等要求不變,但個別區的一些招生“小變化”值得關注。
新信號:需提前一年落戶
《錦江區2022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明確提出:2023年起,當年入學的戶籍適齡兒童須于前一年的8月31日(含)前落戶。這是錦江區招生政策中提到最重要的一點,也是家長們最值得關注的一點。
《細則》提出:加強對學齡人口變化趨勢的預測分析,對服務范圍內出現常住人口中適齡兒童逐年增加、學位供給緊張的小學,在保持“兩個一致”不變和“一套房屋解決一個家庭的戶籍適齡兒童就近劃片入學”不變的前提下,可實行入讀該校劃片范圍內的戶籍適齡兒童落戶須滿一年的調整,即2023年起,當年入學的戶籍適齡兒童須于前一年的8月31日(含)前落戶,不滿一年的統籌安排入學,并應提前向社會發布預警提示,合理引導家長預期。
據悉,錦江區的龍王廟正街小學、成都師范附屬小學學道校區、鹽道街小學鹽道校區在招生入學時要注意該變化。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孩子想在2023年就讀這三所學校,那么就須于2022年8月31日(含)前落戶。在2022年8月31日后落戶的,只有按照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入學。
除了錦江區,龍泉驛區今年招生也有了這個變化。2023年,天鵝湖小學、青臺山小學、向陽橋小學、東山國際小學實行就讀該校劃片范圍內的戶籍適齡兒童落戶須滿一年,即須于2022年8月31日(含)前落戶,在2022年8月31日后落戶的,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入學。其他小學和初中學校根據學位供給情況適時啟動。
新注意:優先滿足本區戶籍入學
針對以上變化,若讀民辦學校,“戶籍”依然是關鍵。
比如青羊區、錦江區等區的政策都明確提到:民辦學校,應優先滿足本區戶籍適齡兒童少年、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及其他符合政策的適齡兒童少年入學需求。經區教育局和市教育局同意后,可招收本市戶籍及符合政策的適齡兒童少年,但不得在成都市外招生。
因成都實行“公民同招”,民辦學校公布招生簡章需經區教育局審核同意。民辦學校招生計劃、錄取人數和補錄計劃經區教育局審核后報市教育局,統一公布。招生報名人數超過核定招生計劃數的民辦學校,實行電腦隨機錄取;未超過核定招生計劃數的,直接錄取全部報名學生。民辦學校補錄后仍未完成的招生計劃,不再招生。
要提醒大家的是,小一、小升初信息采集、現場審核工作結束后至新學期開學前,戶籍從外地遷入、或因其他各種原因未進行信息采集和現場審核的本區戶籍適齡兒童少年申請入學的,由各區教育局根據學位情況統籌安排公辦學位。
相關新聞
邛崍市、大邑縣納入省高校招生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
根據教育部《關于2022年繼續做好重點高校招生專項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精神,結合四川實際,昨日,四川省教育考試院發布了我省專項計劃報考條件和辦法,其中四川省高校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的119個實施區域里包含有成都市大邑縣、邛崍市。
報考條件方面,高校專項計劃定向招收邊遠、原貧困、民族等地區縣(含縣級市)以下高中勤奮好學、成績優良的農村學生。招生學校為教育部直屬高校和其他經教育部同意開展高校專項計劃招生的高校,實施區域為我省民族地區、原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和革命老區、艱苦邊遠地區(共119個縣、市、區),其基本報考條件為:申請考生及其父親或母親或法定監護人戶籍地須在實施區域的農村,本人須具有當地連續3年以上戶籍和當地高中連續3年學籍并實際就讀、符合我省今年普通高考報名條件。
地方專項計劃定向招收我省實施區域的農村學生。招生學校為我省省屬重點高校,實施區域仍然為我省民族地區、原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和革命老區、艱苦邊遠地區(同高校專項計劃實施區域一致),其報考條件為:申請考生及其父親或母親或法定監護人戶籍地須在實施區域的農村,本人須具有當地連續3年以上戶籍和當地高中連續3年學籍并實際就讀、符合我省今年普通高考報名條件。
按照《通知》規定,從2023年高考招生起,往年被專項計劃錄取后放棄入學資格或退學的考生,不再具有專項計劃報考資格。有關高校要及時將相關考生信息反饋四川省教育考試院,以便我省建立相關情況臺賬并做好資格審核。
記者 趙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