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在第三屆公園城市論壇閉幕式上,成都面向社會正式發布了《成都市未來公園社區規劃導則》(簡稱《規劃導則》)和《成都市未來公園社區指標體系》(簡稱《指標體系》》,為全市未來公園社區建設提供了規劃指引和實操指南。
《規劃導則》是未來公園社區建設的指導性文件,對未來公園社區的戰略意義、內涵特征和營造策略等予以了明確,為各區(市)縣編制點位城市設計,策劃好目標定位、核心功能和建設主題提供規劃指引和路徑遵循。
《規劃導則》主要提出了以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為中心和實現“3”大愿景、堅持“4”項原則、具備“7”大特征、營造“9”大場景的“13479”基本思路,同時堅持分類施策,根據社區形態功能和營建方式的不同,將未來公園社區分為城鎮、產業、鄉村三大類型和新建、更新兩種方式,并圍繞九大場景營造明確了實施路徑。
《指標體系》作為《規劃導則》的重要補充,充分借鑒吸納了相關國家部委、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的系列最新研究成果和具體指標,圍繞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和高效能治理3大維度,對應“生態融合、創新創業、休閑消費、建筑空間、健康醫養、人文教育、綠色生活、智慧應用、共建共治共享”9大場景,細分24個重點方向制定了60項具體指標,形成“3-9-24-60”的總體架構。
“十四五”期間,成都將陸續建成一批未來公園社區,首批25個未來公園社區即將全面呈現,第二批50個未來公園社區已正式啟動,相信2個重磅文件的出臺,將為成都未來公園社區建設提供更加科學的規劃指引、更加規范的標準引導,也將持續為全社會釋放參與成都城市現代化進程的重大機遇。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鐘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