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4日電 “一次掛號管3天,這個政策真的太好太方便了。”近日,成都市衛健委印發《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門診體驗工作試點方案(試行)》,提出延長掛號有效期至3天、實施院內“一卡通”、醫聯體成員單位“一號通”等7項優化門診服務流程試點舉措,得到了市民高度評價。
據了解,成都市衛健委聚焦群眾就醫就診“急難愁盼”問題,聚焦問題做實調研、聚焦需求提升服務、聚焦發展增強動力,在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中踐行宗旨為民造福。
全市多家醫院開通延時門診
“崔爺爺,最近身體怎么樣?來,我給您測個血壓。”當金牛區營門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全科醫生孫越峽再次來到崔宗相家時,84歲的老人既開心又感動,“你們太關心我了,謝謝你們來看我。”量血壓、測血糖、檢查身體情況、耐心指導用藥……一番細致檢查后,孫越峽告訴老人,要堅持吃藥,不舒服了要馬上給她打電話。崔宗相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及多種慢性病,是成都市失能老人“健康敲門行動”的服務對象之一,由社區醫生定期為其提供上門醫療健康服務。
晚上7點半,下班后的小張來到營門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為他進行了診斷,“是病毒性感冒,先開點藥吃,回去好好休息。”醫生的話讓小張放下心來,他本以為下班后看病只能去急診,沒想到社區醫院晚上也可以看病,這對上班族來說很方便。針對群眾多樣化的就醫需求,全市多家醫院開通延時門診,方便學生、上班族就醫。記者了解到,正常門診一般到下午5點半結束,而延時門診可以開到晚上8點左右。
聚焦需求提升服務,成都市衛健委結合調研了解情況推進整改,優化再造門診服務流程,提供掛號、收費、入院、出院全程一站式服務,為失能老年人提供“健康敲門行動”,推進就醫場景“一卡通”試點工作,讓醫療服務更貼心、有溫度。
深入一線開展調研6929人次
醫療服務質量提升的背后,離不開以“研”開路和以“改”落腳,將主題教育激發出的活力轉化為推進衛生健康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
聚焦問題做實調研,成都市衛健委圍繞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等10個課題,班子成員領題深入醫院等一線開展調研,梳理基層衛生服務能力有待提升等160個問題并形成清單,采取臺賬式管理督導解決問題,認真總結調研成果、促進轉化運用。截至8月3日,成都市衛健委及直屬單位已深入一線開展調研6929人次,通過實地調研、問卷調查、現場座談、一對一走訪等多種形式對市公衛中心、市八醫院、三醫院、四醫院、成都大學附屬醫院等1667個點位開展調研。
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結合,聚焦群眾就醫“急難愁盼”,確定10項問題清單,認真推進問題檢視整改。截至8月3日,成都市衛健委及直屬單位共查找160個問題,逐一明確整改措施、整改目標、完成時限。
同時,聚焦發展增強動力,成都市衛健委編制完成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新增三級甲等醫療機構5家,全市三甲醫療機構數量達61家。掛牌成立市、縣兩級疾病預防控制局,成功創建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21家,增強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動力支撐。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硬件提升工程,全市89%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達到國家基本及以上標準,基層健康服務能力明顯提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