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獲悉,科技支撐鄉村振興戰略“天府糧倉”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活動暨成德眉資天府糧倉現代農業產教聯合體成立大會舉行。據了解,活動以“強化科技賦能 助力‘天府糧倉’建設”為主題。在活動上,成德眉資天府糧倉現代農業產教聯合體成立,并舉行聯合體農業科技專家聘任儀式。
成德眉資天府糧倉現代農業產教聯合體成立,將在校企協同育人、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服務科技研發創新等方面協同發力,也將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作出積極貢獻。
如何進一步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助力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專家結合自身研究領域現場“支招”。“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根本出路在科技,只有讓科技創新的活水滲透到田間地頭,以科技之‘長’,補傳統農業之‘短’,才能為現代農業發展蓄勢賦能。”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教授馬均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為推動更多農業科技成果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活動上還發布了一批科技成果。
據了解,成都深入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支持打造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共建國家成都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圍繞糧食安全、生物育種、數字農業等領域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持續實施農業科技創新提升行動,每年實施各類農業領域科技項目100余項,支持資金達到5000萬元以上;加快建設高水平科技園區,全市現有1個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4個省級農業科技園區,累計引進國內外一流科創團隊88支,組織實施協同創新重點項目100余項,涉農研發投入近10億元,農產品新品種數量顯著增長,成果轉化應用效果突出。(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黃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