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cdxw > 成都日報

881.8公斤!成都水稻單產紀錄刷新
2023年11月14日 11:29 來源:成都日報 編輯:曹惠君
通過“量身定制”,水稻長勢良好
通過“量身定制”,水稻長勢良好

  昨日,記者從邛崍市農業農村局獲悉,經過各項測產、復核、分析、評比,邛崍市依豐水稻專業合作社的320畝水稻田,實測10.72畝,以畝產881.8公斤的成績,奪得了今年水稻單產“狀元”,并刷新成都水稻單產紀錄,為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成都片區再添新動力。

  “還沒收獲的時候我就知道今年肯定豐產,沒想到產量這么高。專家為我們推薦的品種、技術非常有效。”邛崍市依豐水稻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種植大戶陳國耀激動地向記者介紹,今年大春備耕時,邛崍市組織開展了首屆“文君杯”田秀才選拔賽,公開征集水稻種植主體“打擂”。聽說被選中的參賽者都將得到專家團隊全程技術指導,陳國耀懷著試一試的想法報了名。

  由省農科院作物所研究員李旭毅、邛崍市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嚴敬賢領銜,對依豐水稻專業合作社位于羊安街道永豐社區的320畝稻田進行了全面“體檢”,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從品種到技術到管理的綜合實施方案。

  在專家的建議下,合作社選擇了“晶兩優534”高產優質品種。這片田塊已經過高標準農田改造,生產能力比普通田塊有所提高,在種植時適當增加了機插秧插栽密度。同時,在種植初期強化肥水管理,全程機械化管理,并采用智慧分析系統進行病蟲害防控,“效果很好,從一開始就比旁邊的田塊長勢好,結穗率也高。”

  “比賽的目的是為我們成都平原探索出最適合的糧食豐產方案。”作為成都市重要產糧地,目前邛崍已聯合四川省農科院作物所,運用現代化科技力量提升農業科技成果落地轉化。通過推廣高食味優質品種,土壤有機培肥、健身栽培、生態防控等技術,引進智能化現代農機裝備,從種到收實現全程標準化生產,今年新增優質原糧基地2萬余畝,生產優質生態大米近10萬斤。未來,當地還將把前期的試驗示范方案全面推廣應用,不斷提高四川優質稻米市場競爭力。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陳泳

  邛崍市農業農村局供圖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综合一区 | 五月天AV女优在线观看 | 最新2021久久精品 |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