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記者從邛崍市農業農村局獲悉,經過各項測產、復核、分析、評比,邛崍市依豐水稻專業合作社的320畝水稻田,實測10.72畝,以畝產881.8公斤的成績,奪得了今年水稻單產“狀元”,并刷新成都水稻單產紀錄,為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成都片區再添新動力。
“還沒收獲的時候我就知道今年肯定豐產,沒想到產量這么高。專家為我們推薦的品種、技術非常有效。”邛崍市依豐水稻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種植大戶陳國耀激動地向記者介紹,今年大春備耕時,邛崍市組織開展了首屆“文君杯”田秀才選拔賽,公開征集水稻種植主體“打擂”。聽說被選中的參賽者都將得到專家團隊全程技術指導,陳國耀懷著試一試的想法報了名。
由省農科院作物所研究員李旭毅、邛崍市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嚴敬賢領銜,對依豐水稻專業合作社位于羊安街道永豐社區的320畝稻田進行了全面“體檢”,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從品種到技術到管理的綜合實施方案。
在專家的建議下,合作社選擇了“晶兩優534”高產優質品種。這片田塊已經過高標準農田改造,生產能力比普通田塊有所提高,在種植時適當增加了機插秧插栽密度。同時,在種植初期強化肥水管理,全程機械化管理,并采用智慧分析系統進行病蟲害防控,“效果很好,從一開始就比旁邊的田塊長勢好,結穗率也高。”
“比賽的目的是為我們成都平原探索出最適合的糧食豐產方案。”作為成都市重要產糧地,目前邛崍已聯合四川省農科院作物所,運用現代化科技力量提升農業科技成果落地轉化。通過推廣高食味優質品種,土壤有機培肥、健身栽培、生態防控等技術,引進智能化現代農機裝備,從種到收實現全程標準化生產,今年新增優質原糧基地2萬余畝,生產優質生態大米近10萬斤。未來,當地還將把前期的試驗示范方案全面推廣應用,不斷提高四川優質稻米市場競爭力。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陳泳
邛崍市農業農村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