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7日電 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7日在成都舉行“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四場金堂縣專場。成都市金堂縣委副書記、縣長王安寧介紹了金堂縣增長與轉型良性互動、發展與生態相得益彰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

王安寧表示,金堂縣實現了“經濟之變”“產業之變”“活力之變”和“城鄉之變”。在經濟方面,金堂縣地區生產總值由2012年的195.2億元提高到2022年的602.9億元、年均增長9.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由2.7萬元增長到7.5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11.6億元增長到40.6億元。今年成功進入全國百強、位列第95位。在產業方面,金堂縣推動縣域業態從低質聚業邁向高端興業,培育形成了以晶硅光伏、新型鋰電為核心的綠色低碳產業體系。
金堂縣始終秉承“有求必應、諾成必踐”營商理念,“金心辦”政務服務品牌廣獲好評,培育各類市場主體近8萬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21家,產值超百億元企業今年有望達3家。金堂縣高水平建設成都國際職教城,已集聚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四川西南航空職業學院等院校9所、在校師生超10萬人。金堂縣“一心三城九鎮”發展格局定型成勢;切實扛起沱江流域生態保護“上游責任”,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
王安寧指出,下一步金堂縣將以百強縣爭先進位為目標,實施產業提質倍增行動,突出工業當先、制造為重,深入實施產業建圈強鏈行動,推動優勢產業與特色產業,實現產業提質與規模倍增,打造全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具體而言,金堂縣將做強晶硅光伏、新型鋰電兩大優勢產業,力爭產業規模再翻一番,加快形成“雙千億”產業集群。晶硅光伏方面,重點聚焦產業鏈中下游,中游做強切片、電池片、組件,補鏈發展光伏發電系統,延鏈發展下游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新型鋰電方面,優先做強中游正極材料,補鏈發展儲能環節,延鏈發展鋰電池綠色循環利用。此外,將加快發展安全應急、通用航空兩大特色產業,打造輻射西南的安全應急產業高地,建設國家通航產業綜合示范區。
金堂縣還將全力深化國家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統籌推進產業、生態、文化、基礎設施等方面補短板、強弱項。全力推進淮州綠谷重點片區建設,突出產城融合發展,持續開展項目集群攻堅,加快推動廣州納諾涂碳箔、德方納米補鋰劑、海生光伏玻璃等產業項目建成投產,淮州三級醫院、樹德中學淮州學校等配套項目建成投用,推動城市功能加速提升。
在鄉村振興方面,金堂縣將著力夯實鄉村產業支撐,重點打造1個十萬畝糧油產業園和13個萬畝糧經產業園,構建“50萬畝糧經、20萬畝水果、10萬畝油橄欖、百億級食用菌”的“5211”產業生態圈;著力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深入實施基礎設施提升、鄉村風貌塑形、生態環境凈美等十大行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