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30日電 (王鵬 湯雁 王海納)《成都都市圈建設探索實踐案例匯編(2020-2023年)》發布儀式暨新聞通氣會30日在成都舉辦。四川省同城化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吳小冬接受專訪時表示,省同城化辦公室近年來多措并舉順暢協調工作機制,有力助推成德眉資同城化。

《成都都市圈發展規劃》提到,要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確保規劃主要目標和任務順利實現。成都都市圈是如何在實踐中健全完善工作機制、形成強大合力的?
對此吳小冬表示,四川省委、省政府堅持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總牽引,引領高水平區域協調發展,高位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成都都市圈建設,專門成立省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領導小組強化統籌協調,切實發揮成都、德陽、眉山、資陽四市主體作用,強化政府引導、市場主體,充分激發各類主體的活力和創造力。“在推進成都都市圈建設具體實踐中,重點是建立健全多層次合作機制、規劃統一政策協同機制和全生命周期項目共建機制。”
據介紹,在建立健全多層次合作工作機制方面,四川建立起了成都都市圈“同城化發展領導小組統籌、省級部門指導、省同城化辦公室協調、成德眉資四市主體推進、專項合作組聯動”的決策層、協調層、執行層多層次合作工作機制,讓同城化發展從“單一的對接”向“多維度的聯動”轉變,有力提升了各方共識心凝聚力,充分調動了社會各界的積極性。
此外,四川建立健全規劃統一政策協同機制,構建起成都都市圈“以發展規劃為統領、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基礎、以重點領域區域專項規劃為支撐”的“1+1+N”規劃體系和規劃協同工作機制,接續制定實施起步期、成長期三年行動計劃,按年度制定工作要點和重大項目、重大事項、重要會議活動“三張清單”,確保“清單制+責任制”項目化推進成都都市圈建設。
“著眼發揮重大項目對成都都市圈建設的支撐作用,制定成都都市圈建設重大項目管理辦法,搭建起以矢量數據驅動的重大項目數據庫和跟蹤監督管理系統,初步實現了重大項目信息的集中式管理、分布式應用,初步建立起分層分級項目實施督導機制和問題困難協調機制。”吳小冬說。
四川省同城化辦公室作為協調層中的關鍵樞紐,承擔著承上啟下、合縱聯橫的重要職責,肩負著參謀助手、協調組織、調度督導的重要使命。作為協調層的重要主體,四川省同城化辦公室探索了很多經驗和做法。吳小冬將其總結為“強謀劃、重協調、聚合力、塑品牌”四個方面。
在謀劃方面,省同城辦落實《成都都市圈發展規劃》明確的目標任務,研究制定成都都市圈起步期、成長期三年行動計劃,按年度制定工作要點和重大項目、重大事項、會議活動清單,并按照“清單制+責任制”項目化方式組織實施。
“在協調方面,我們按季度召開省同城化辦公室主任辦公會,建立‘專項調度+區域調度’協調調度機制,針對具體問題開展蹲點調研和現場調研,定期梳理重大項目事項進展情況,細化建立管理臺賬,全面摸排查找難點堵點卡點并全力協調解決。”吳小冬舉例,去年省同城辦圍繞瓶裝液化石油氣一體化監管、市域鐵路成資S3線票制票價制定、同城化應急聯動體系建設、大氣污染防治協同等具體問題開展專題協調60余次,確保都市圈150個年度重大項目壓茬推進,完成年度投資1292億元、完成率117.6%。
聚合力方面,省同城辦持續“請進來”,累計舉辦10期“同城大講堂”,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為都市圈建設傳經送寶;累計舉辦11期“原汁原創講臺”活動,邀請成德眉資四市不同領域一線人員分享交流;累計舉辦14場“互通互信共建共享”懇談會,邀請知名企業來四市考察交流、洽談合作;積極“走出去”,赴長三角、粵港澳等重點區域開展成都都市圈推介,助力企業投資興業、共建都市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