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cdxw >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成都企業獲國家循環經濟試點立項
2024年03月04日 09:34 來源: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編輯:曹惠君

  城市餐廚垃圾的處理,在全世界都是一個難題,人們深惡痛絕的“地溝油”“垃圾豬”都來源于此。在最近發布的國家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中,成都市新都區企業四川利興龍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餐廚廢棄物聯合生物加工與資源利用”獲批立項,不僅以科技助力成都向“雙碳”目標轉型升級,還為成都綠色循環科技產業園增添了關鍵一環。

  院士科研項目落地轉化

  餐廚垃圾變再生資源

  走進四川利興龍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餐廚垃圾處理站點,這里干凈、整潔、安靜,有別于人們傳統印象里的“垃圾處理站”。“我們采用院士團隊的‘聯合生物加工技術’,以‘噬污酵母’為核心專利,能夠同步降解餐廚廢棄物中的淀粉、多糖、動植物蛋白等成分,將它們轉化成非糧乙醇、酒糟酵母粉、工業毛油等高附加值產品。”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技術可在36小時內完成對餐廚垃圾的全程處理,實現迅速的減量化和完全的無害化,相較其他傳統處理工藝,不僅處理起來更迅捷,對環境更友好,還具有更高的資源化優勢。

  據悉,2018年經過多方努力,新都區“搶”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人懷團隊“餐廚垃圾處理”科研項目的落地轉化,以產業園思路來運營,成都綠色循環科技產業園就在該項目的基礎上成園、壯大。2019年1月,全球首條餐廚垃圾處理示范生產線——四川利興龍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在新都區開建,自生產運營以來,1噸餐廚垃圾可產出15公斤燃料乙醇、80公斤工業毛油、30公斤高蛋白飼料添加劑。

  國有平臺入股

  引進院士“回鄉創業”

  項目為什么會落戶新都?記者注意到,四川利興龍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團隊是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人懷為核心的專家團隊,新都,正是劉院士的家鄉。該公司的組成也很“特殊”:由新都區國有平臺公司與院士團隊共同組建。

  “這個項目的科研環節是在廣州做的,但是最終實現落地是在我的家鄉新都。”劉人懷告訴記者,處理好餐廚垃圾事關整個社會。“科技創新要盡快轉化為成果,除了傳統的‘產學研’之外,還要加上‘政’和‘金’——政府加大主導力度,金融機構加大扶持力度,新都區政府看到了技術的價值,拿出最大的誠意邀請并扶持我們。”劉人懷說,“我很高興可以把這項技術的創新運用在我家鄉的土地上,這非常有意義。”

  今年將推動

  二期600噸項目建設投產運營

  綠色低碳是建圈強鏈必不可少的環節。記者了解到,此次成功入選國家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新都區和企業也有了更大的發展目標: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行動計劃項目之一,該項目將以院士專家工作站為依托,聯合打造“院士領銜、產業支撐、服務生產”的融合新模式,推進區域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以“雙碳”助力城市轉型升級。

  “2024年,我們將主要圍繞國家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項目建設開展工作,實現一期100噸項目技改達到200噸生產能力,讓我們的技術標準化優勢更強;推動二期600噸項目建設投產運營,讓我們的技術標準化質量更高;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爭取在重慶落地項目建設,讓我們的技術標準化應用更廣。”該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還引進了新的處理技術把污水轉化為碳源,使餐廚垃圾實現全轉化,目前該項目測試指標全部達標,不久后即可實現投產目標。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陳泳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AV一区二区久久 | 午夜性刺激免费看视频在线 | 亚洲人成网站a在线播放 | 综合激情丁香久久狠狠男同 |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