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州大道二期項目建成通車,曾經的4條“斷頭路”煥然一新,成為市民心中的“舒心路”;南三線跨城市綠廊橋梁工程竣工驗收,為區域經濟全面發展增添新動力……當前,成都正持續完善城市道路網絡,讓城市道路更暢通、群眾出行更便捷,發展動能更強勁。
提前竣工
打通4條“斷頭路”
4月18日,記者在現場獲悉,夔州大道二期(區界-沈陽路)(含下穿隧道)項目正式開通,較計劃工期提前通車。
夔州大道二期(區界-沈陽路)(含下穿隧道)項目位于四川天府新區萬安片區,北接高新區定安路,南接天府新區沈陽路,處于天府新區與高新區交界處,道路全長2.9公里,為天府新區南北向大動脈,規劃紅線寬度40至60米,雙向8車道;項目投運后,將與已投運的夔州大道三期貫通,形成長5.1公里的道路“大動脈”。
多線作業,搶抓工期,項目提前通車。“考慮到項目建設包含啟元一街至啟元四街4條‘斷頭路’,為了盡早打通‘斷頭路’,連通夔州大道,我們建設高峰期一直保持近400名工人同時多線作業,機械設備在原計劃基礎上增加了近30臺。”施工單位成都建工路橋公司夔州大道二期項目經理鄧廣鄰介紹,項目全線位于正常運行的地鐵6號線和車站站廳上方。如何確保施工期間地鐵的正常運行和市民的安全出行?“項目運用靜力切割方式,拆解涉地鐵保護區范圍內的臨時混凝土結構,部分覆土深度小于1米的地段采用人工開挖方式實時勘測,降低噪音污染、減少揚塵、全力守護地鐵安全。”
道路的打通對于沿線居民而言,最直觀的感受是提升通勤效率。“之前萬安南與萬安北是斷開的,上班繞行至少要3公里,現在開通之后,麓山大道和梓州大道沿線的上班族應該可以晚出門10分鐘。”居住在啟元二街的楊女士說道。
“夔州大道串聯著高新區新川板塊和天府新區的天府中央法務區、天府總部商務區等重要產業功能區,是聯系主城區與天府新區的一條主要交通干線。”天府新區公園城市局重大項目處工作人員盧謙介紹,道路開通不僅使跨區通行效率得以大幅提升,也對提升區域經濟聯動和群眾便捷出行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助力天府中央法務區、天府總部商務區等加速駛入發展“快車道”。
延展骨干路網
加速與未來科技城鏈接
綠植茂密,鮮花綻放。隨著景觀綠化的順利完工,南三線跨城市綠廊橋梁工程進入竣工驗收階段。
南三線跨城市綠廊橋梁工程位于成都未來科技城福田TOD片區,橋梁涉及施工總長90.86米,橋梁采用單跨45米鋼筋混凝土拱橋設計。南三線道路規劃寬度45米,道路設計速度為每小時40公里,橋梁下方規劃為公園廣場,采用梯步將南三線道路人行道接入橋下廣場區域。
“這個橋最大的特點在于承臺、拱座、臺身、主拱圈等結構均采用全現澆混凝土方式建造。”據項目負責人陳堅介紹,較之于常見的預制拼接式橋梁,現場澆筑最大考驗是精細施工,“現場支模、綁扎鋼筋、澆筑混凝土、路面鋪設等每個步驟都需要實時監測,根據現場情況不斷更新方案和進度,最高峰階段有近百名工人同步作業,搶抓工期,在世園會開幕之前順利竣工。”
南三線跨城市綠廊橋是南三線道路與金簡仁快速路連接的紐帶,而作為成都未來科技城“五橫四縱”骨干路網之一,為國際科教城片區內東西向中軸線,服務于科研、教育產業配套和新型社區的快速出行需求。
“項目竣工通車后,不僅能實現福田轄區與金簡仁快速路的直接連接,科教園片區、民航飛行學院、福田TOD、安置小區、場鎮等地的交通也會更加便捷高效。”成都東部新區福田街道辦事處主任尹和書介紹。
記者 李長樂
(來源:成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