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四大重點片區2027年建設目標
■清水河高新技術產業走廊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未來產業加速成勢,形成科技創新策源、智造產業集聚的“黃金水岸”。
■成都影視城綜合承載能力持續增強,影視文創產業集群成鏈,全省“一核”地位更加凸顯,全國行業影響力全面提升,成為世界文化名城新名片、展示天府文化新窗口。
■中國川菜產業城能級穩步提升,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不斷提高,“郫縣豆瓣”金字招牌持續擦亮,川菜產業規模穩居全國前列,建成世界美食之都新地標。
■漢康鄉村振興示范走廊引擎帶動作用全面凸顯,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建設成效顯著,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全面構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加快呈現,繪就城鄉融合、共富共美錦繡畫卷。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作為生態本底良好、科技資源富集的成都市中心城區,如何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的安排部署落到實處?近日,中共成都市郫都區委十五屆八次全體會議召開,審議通過了《中共成都市郫都區委關于以四大重點片區建設為牽引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決定》,對上述問題進行細致回答。
從先后確立“科創高地、錦繡郫都”發展定位和成都西部現代化新城奮斗目標,到作出加快建設成都西部科創中心、推進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等決定,再到明確建設清水河高新技術產業走廊、成都影視城、川菜產業城、漢康鄉村振興示范走廊等四大片區的重點任務,郫都區在實踐中形成了一套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舉措。
錨定郫都現代化建設總體目標,郫都區提出,到2027年,全區綜合實力和競爭力顯著提升,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力爭經濟總量超千億元。到2035年,以新質生產力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加健全,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基本建成成都西部現代化新城。

實施清水河高新技術產業走廊科技創新攻堅行動
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新引擎
從一家初創企業,到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短短7年,成都航天凱特機電科技有限公司多款產品實現國產替代,成為郫都區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一個生動縮影。航天凱特所在的清水河高新技術產業走廊,是全市“三個做優做強”重點片區之一,聚集了郫都區85%以上的高新技術企業,落戶了成都智能空中無人系統創新中心等一批創新平臺,完全有基礎成為全區培育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
該走廊如何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郫都區提出從3個方面進行努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深化校地企協同創新,加快研發平臺集聚提能,開展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加快西南交大郫都先進制造科創園建設,實體運行先進技術成果西部轉化中心(郫都)孵化基地。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推動電子信息產業提能升級,強化與高新西區協同聯動,打造“中國柔谷”產業地標;培育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爭創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著力打造全市領先的空天信息應用示范區。加快發展未來產業:持續釋放世界科幻大會品牌效應,推動科幻影視、科幻文旅等產業建圈強鏈,建設全國科幻產業高地;搶占綠色氫能產業發展先機,培育氫能裝備制造、氫燃料電池等產業集群;加快華為(西南)數字機器人創新中心建設,培育發展人工智能產業,提升數字產業集群競爭力。
實施成都影視城能級提升攻堅行動
塑造世界文化名城新名片
建成“1+16”攝影棚群落,聚集超高清創新應用產業基地等高能級平臺10余個、影視文創企業290余家,推出影視文藝作品百余部……“躍動”的數據,折射出成都影視城建圈強鏈的“新速度”。
如何在此基礎上,將成都影視城打造成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郫都區確定了3個重點發展方向。做強片區承載功能:錨定“西部領先、全國一流”目標,高標準開展片區總體規劃及城市設計,重點規劃建設3.6平方公里光影新城,布局創意策源、文旅體驗等功能空間,建設高科技攝影棚、特色實景片場等核心載體,完善基礎設施和公服配套。做大影視產業集群:聚焦強鏈補鏈延鏈,圍繞科幻、動漫、都市等影視題材方向,加強與中影集團、峨影集團等“國家隊”“川軍系”合作,聚集一批龍頭企業、領軍人才和知名導演、演員,推動一批重大項目在郫都區立項、拍攝、出品,推出一批精品力作,爭取承辦金熊貓獎等重大節會。做優產業發展生態:圍繞影視全產業鏈生態構建,市區共建影視產業基金,爭取設立影視劇“立項備案、成片審查”綠色通道,高水平運營西部國際影視產權交易中心和“拍在成都”一站式服務平臺,常態開展“小苔蘚”訓練營、“中國故事”IP孵化訓練營計劃。

實施川菜產業城轉型升級攻堅行動
打造四川美食產業新高地
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也能發展新質生產力。依托川菜之魂“郫縣豆瓣”,郫都區規劃建設全國首個以地方菜系命名的產業園區——中國川菜產業城。截至2023年,園區聚集食品飲料規上企業48家、產值94.6億元;帶動全區培育聚集豆瓣企業92家、產值44.8億元。
如何進一步推動川菜產業高端化、新型化發展?郫都區將從3個方面突破攻堅。擦亮“郫縣豆瓣”金字招牌:推動豆瓣行業提檔升級,嚴格落實《成都市郫縣豆瓣產業發展促進辦法》,開發“豆瓣+”創新產品、衍生產品、拳頭產品;鼓勵龍頭企業兼并重組、做大做強,支持鵑城、丹丹等龍頭企業主板上市;實施“郫縣豆瓣”走出去戰略,加大營銷網點和海外推廣中心布局,讓世界品味四川味道。推動川菜產業提質擴能:深化“川菜川造”工業化行動,實施重點企業“智改數轉”,建成一批智能化工廠和數字化車間;聚焦預制菜、即食食品等細分領域延鏈強鏈,支持校企共建實驗平臺和產教基地,推出一批精品川菜,招引一批中央廚房和區域總部項目。培育跨界融合多元業態:依托川菜產業城和豆瓣農莊,推出一批特色精品線路和產品,爭創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提質升級川菜博覽館等載體,開發特色研學產品,爭創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育實踐基地;培育發展美食文旅產業,推動川菜與川酒、川劇等跨界融合,講好“川菜故事”,打造川菜交流推廣中心和川菜美食文化旅游目的地。
實施漢康鄉村振興示范走廊成型成勢攻堅行動
繪就城鄉共富共美新畫卷
今年五月,郫都區再添網紅打卡地——位于漢康鄉村振興示范走廊的蝴蝶村開門迎客,美麗經濟插上騰飛翅膀。在郫都區看來,串聯起成都世園會分會場、川菜產業城、成都影視城等板塊,聚集了“漢姜糧經”等3個萬畝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的漢康鄉村振興示范走廊,有條件為超大城市城鄉融合發展探路破題。
漢康鄉村振興示范走廊如何成為展示鄉村振興走在前列、起好示范的重要窗口?郫都區將從4個方面重點發力。夯實糧食安全底線: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非糧化”,規范有序開展低效苗木騰退,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管護力度,加快建設一批智慧農場、糧食工廠,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建強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做強特色產品矩陣:堅持科技興農、品牌強農,實施良種選育、單品冠軍培育行動,做強德源大蒜等“四大單品”,持續開發系列衍生品,常態開展“天府水源地”品牌產品推介,做優郫都“土特產”文章。培育現代鄉村產業:實施“村園聯動”工程,探索建立“高校院所+龍頭企業+特色村”融合機制,培育適農工業、“花經濟”、總部辦公、科幻創作、高端康養等新業態,建強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提升鄉村宜居品質: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實施和美鄉村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精準實施基礎設施、公服配套等項目,培育一批市級先行村、重點村,帶動全域建設體現公園城市特質、城鄉融合優勢、蜀風雅韻氣質的和美鄉村。
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除了四大重點片區,郫都區還將實施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攻堅行動,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