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10日電 (記者 賀劭清)“請問你是中國作家魯般嗎?我在《克拉克世界》讀過你的作品《新貴》!”一位意大利的“幻迷”攔住青年科幻作家魯般問道。這一幕發生在2024格拉斯哥世界科幻大會,由科幻世界聯合意大利未來出版社共同出版的《銀河獎專輯1(中英雙語版)》的簽售現場,是中國科幻“出海”征程中的一次生動注腳。

2023年10月,第81屆世界科幻大會在成都成功舉辦,這場頂尖科幻盛會吸引了全球科幻愛好者和從業者關注,也點燃了“中國科幻之都”的未來引擎。據《中國科幻海外傳播報告(2018—2023年)》顯示,中國科幻作品海外傳播步伐加快,搜索熱度和主流媒體報道數量均呈逐年上升趨勢。
當地時間2024年8月8日至12日,第82屆世界科幻大會將在英國格拉斯哥召開。幾日后,被視為“科幻文學界的諾貝爾獎”的“雨果獎”也將頒發。在2024年雨果獎的最終入圍名單中,記者注意到,多位中國科幻作家、編輯和多部科幻相關作品入圍了9個重要獎項。作家王晉康《水星播種》、何夕《人生不相見》入圍雨果獎“最佳長中篇小說”;《三體漫畫:第一部》入圍“最佳圖像小說或漫畫”;《流浪地球2》入圍“最佳戲劇表現(長片)”;科幻世界副總編姚海軍入圍“最佳長篇作品編輯”……
論中國科幻“出海”,無法繞開《三體》。這部在科幻世界“出道”的作品,在華裔科幻作家劉宇昆翻譯成英語出版后,讓全世界范圍內的幻迷們認識到中國科幻文學中的東方想象,并于次年獲得雨果獎。如今《三體》海外出版已超過35個語種,并創下中國圖書海外版權銷售記錄。
中國科幻小說的出海,正逐漸從“單兵”轉變為“規模化”。用科幻世界副總編姚海軍的話,就是:“《三體》像一個集束炸彈一樣,為中國科幻炸開了一條路。”據了解,僅2023年,便有26篇曾發表在《科幻世界》上中國科幻小說被包括美國知名科幻雜志《克拉克世界》、英國知名出版社火焰樹等發表、出版。同時,科幻世界與意大利未來出版社共同推出《銀河獎專輯1(中英雙語版)》,譯介銀河獎年輕一代獲獎作家的作品,向海外展示中國科幻的新興力量。
姚海軍表示,“這幾年,越來越多新一代的青年科幻作家如雨后春筍一般冒起,他們的作品也逐漸在英國和日本等等不同語言的國家之間相繼傳閱。西方對中國科幻小說的濃厚興趣始于《三體》,但中國還有很多值得一讀的科幻作品。”在2024年格拉斯哥世界科幻大會現場,科幻世界與意大利未來出版社簽約,即將推出《銀河獎專輯2(中英雙語版)》,并將在未來持續推出相關系列。
作為四川出版領域的一張“特色名片”,科幻世界堅持以挖掘優質內容為初心,不斷培養中國科幻原創力量。自1979年創刊,這個被稱為“中國科幻大本營”的雜志社,推出了無數優秀的科幻作家和質量上乘的科幻作品。著名科幻作家韓松曾評價,《科幻世界》多年來點燃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想象。《流浪地球》制片人龔格爾則說“只要《科幻世界》在,中國科幻就在。”
科幻世界也是最早提出并推動中國科幻“出海”的中國機構。2003年起,科幻世界開始系統化引進國外優秀的科幻作品,目前引進超過200種,打造出知名的“世界科幻大師叢書”系列;每年前往倫敦書展、都靈書展和法蘭克福書展等開展版權交易。同時也積極海外出版機構開展合作,包括與日本知名出版機構早川書房《SF雜志》建立戰略合作,約定每年互相出版對方專輯;與美國知名科幻雜志《軌跡》獨家合作,定期推出合作欄目;與美國《克拉克世界》雜志、火焰樹、德國Kapsel Magaezin等十余國出版商建立密切聯絡。
在國內,從2004年開始,科幻世界在中國科幻最高獎項——銀河獎增設“最受歡迎外國作家獎”。除此之外,科幻世界創辦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迄今已舉辦六屆,立足全球視野,重視中外科幻交流,打造具備本土特色的科幻活動品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