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11日電 (吳平華 鄭棟梁)地方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活水”的澆灌滋養。近日,“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暨青羊區政金企對接沙龍活動舉行,部門街道、金融機構、實體企業等齊聚一堂,在一杯清茶、一杯咖啡的輕松融洽氛圍中,提建議、謀合作、話發展,共同推動青羊金融機構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互惠共贏。
現場問需于企 解決企業急難愁盼
舉行此次沙龍活動,既是開展“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工作,聽取企業對全區發展的意見建議;也為幫助金融機構、實體企業搭建溝通交流平臺,幫助雙方實現供需對接。

四川惠士特能源裝備有限公司,專業從事油氣田開發地面集輸凈化、LNG液化、CNG回收等項目的投資開發、研發設計、裝備制造、工程建設、運維服務。“我們跟很多企業開展合作時,會通過特大型設備這一固定資產進行投資合作,這一模式導致回收成本時間很長,公司會有一些融資需求。”該公司財務總監盧泓談到,希望能解決公司融資需求。
部分金融機構對盧泓的發言頗感興趣。他們紛紛表示,會后將跟惠士特公司進行溝通接洽,尋求合適的合作方式實現互利共贏。
金融,是青羊區四大主導產業之一。為更好地發揮金融的“源頭活水”作用,青羊區還組建起了“政府+銀行”的工作專班,在“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的基礎上,全面收集企業融資需求,促進金企精準對接,持續引導金融資源精準流向實體企業,幫助金融機構與小微企業實現共成長、同進步。
“小微企業,是我們銀行的主要服務對象。我們的口號就是‘民泰銀行——小企業之家’。”浙江民泰商業銀行成都分行副行長秦潔表示,銀行將繼續扎根青羊,更好地服務小微企業。
兩個小時主題沙龍交流中,與會企業拋出問題,部門街道當面作答。雙方在“問”與“答”中剖析問題、探討對策,現場氣氛熱烈、企業收獲滿滿。
助力供需對接 “青易鏈”平臺即將上線
企業有融資需求,去找哪家金融機構最合適?如何才能尋找到上下游合作伙伴,避免單打獨斗?沙龍活動上,不少企業家都表示面臨著這一相同困惑。
“這些現象,主要是因為供需對接渠道不暢通導致的。”青羊區政務服務中心副主任劉岱向到場企業家透露了一個好消息,目前青羊區正在打造“青易鏈”企業服務平臺,助力企業實現供需精準對接。
劉岱介紹,“青易鏈”企業服務平臺是由青羊區積極推動的、聚焦企業供需對接的一站式增值化企業服務平臺,是一個著力構建供需便利、溝通便利、交易便利的企業服務“易”平臺,是一個搭建協同供應鏈、優化資源配置、推進企業降本增效、構建產業建圈強鏈的“鏈”接端。“該平臺將為企業提供供需對接、政策服務、有需必應、招標信息、政務服務等,助力企業信息暢通、輕松前行,預計不久后將與大家正式見面。”劉岱說。
城市與企業,共生共榮、彼此成就。沙龍會上,還同步發布了青羊區項目清單,幫助金融機構、實體企業在清單上找到發展新機遇。“后續我們還會動態收集匯總項目需求,及時向駐區企業發布項目清單,更新投資促進政策,熱誠歡迎各位企業朋友們與我們一道,以機會清單為媒,共享城市發展機遇。”青羊區財政局副局長彭易表示。
作為扎根青羊15年的金融機構,哈爾濱銀行成都分行見證了青羊區金融產業蓬勃發展的全過程。“這些年我們的發展,與青羊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這種沙龍活動,既有豐富的融資信息,也有深入的對接交流,對銀行了解市場需求很有幫助。”該行行長助理鐘路明表示,在今天活動中自己與好幾家有跨境業務的公司建立了聯系。“正好跨境業務是我們的強項,相信未來能夠從中找到新的市場商機。”
政府搭建平臺,銀企合作方能好戲連臺。王一楊表示,財政部門將建立完善常態化溝通機制,定期為金融機構、實體經濟企業搭建交流互通平臺,在問計于企、問需于企的同時,進一步完善政策舉措,讓各項政策為企業注入發展強心劑、新動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