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

首頁 > cdxw > 中新網四川

成都溫江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2025年01月24日 15:18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24日電 近年來,成都市溫江區搶抓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創建契機,圍繞“以創促建、以創提質,賡續傳承、建優服務”目標,聚焦“制度創建、網絡搭建、人才抓建、項目引建”重點,努力構建中醫藥事業、產業和文化融合發展新格局。

  溫江區不斷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形成以溫江區中醫醫院為“龍頭”,區屬綜合醫院、專科醫院為“骨干”,10家鎮(街道)基層醫療機構為“基礎”,139家村(社區)衛生室為網底,165家社會辦中醫醫療機構為補充的“5級”中醫診療服務網絡,形成全域覆蓋。

溫江區中醫藥文化新場景。 溫江區衛生健康局 供圖

  在建強中醫藥特色專科上,溫江區中醫醫院建成省、市級中醫重點專科(專病)9個,連續兩年獲得成都市“杏林之光”中醫藥服務內涵建設銅獎;溫江區人民醫院推動中醫藥診療融入臨床科室,獲評“成都市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全區基層醫療機構標準化打造中醫綜合服務區(中醫館),5家機構獲評“成都市示范中醫館”,3家機構獲評“成都市基層中醫特色優勢專科”。

  在做優中醫藥診療服務上,溫江區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公共衛生服務領域特色優勢,持續開展中醫藥預防保健,推行冬病夏治、亞健康預防保健與干預等服務,不斷提高中醫藥診療能力和綜合服務能力。據悉,2024年全區中醫診療量達57.242萬人次,65歲以上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率為78.11%,0至3歲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率為90.68%。

  此外,溫江也著力打造中醫藥傳承高地。溫江區承辦2023年、2024年成都市中醫藥文化宣傳活動啟動儀式,現場邀請名中醫義診,設置中醫藥養身保健互動體驗及“溫江造”中醫藥產品、中醫藥文化宣傳展示等。

  在中醫藥助企、惠企、暖企上,溫江區作為成都中醫藥服務“進企業、送溫暖、促健康謀發展”首站,有針對性地邀請名中醫8人、中醫藥相關企業,開展義診、健康咨詢、適宜技術體驗、中醫藥產品展銷等項目,并將“專場”轉化為“日常”。截至2024年12月底,溫江區屬醫療機構已完成“中醫藥進企”43家,服務4000余人次,有效促進企業員工健康管理。在深入弘揚中醫藥文化工程上,溫江區衛生健康局創新“中醫藥+N”場景建設,以及“1+X”的衛健部門牽頭與有意向的學校、鎮(街)、企業等聯動的組合,充分運用“六進”。在全市率先打造社區中醫藥宣教室23個,建成省、市級中醫藥文化傳承教育基地2個,探索“中醫藥+小區”“中醫藥+養老機構”“中醫藥+綠道”新場景,打造點位5個,推進“中醫藥+”體衛融合,在體育賽事現場設置中醫藥文化宣傳體驗點位,在魯家灘潮玩運動公園開展中醫藥休閑運動場景競賽活動。

  在拓寬中醫藥產業發展上,與在溫高校、企業聯合打造“中醫大健康谷”,在“政學產研用”上蓄力,積極籌建道地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園、健康食品產業園等產業化項目,形成中醫藥傳承創新產業集聚區。目前,全區已聚集中藥材生產加工企業7家,并有效串聯成都西行起點旅游資源開發有限公司與四川農業大學合作,在魯家灘潮玩運動公園打造“中醫藥表達點位”1個,種植中草藥品種8個,已形成中草藥凍干產品3類31個,并助力成果轉化。

  溫江區聚力“中醫藥+康養”,結合鄉村旅游消費新場景,打造形成類經堂、秉正堂等一批中醫藥康養特色服務項目,開發引進藥食同源、美容美體、助眠養生等消費產品,推動中醫藥有效融入鄉村振興、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等重大戰略。(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麻豆亚洲福利电影 | 中文字幕欧美精品另类小说 | 性开放国产精品按摩Av | 五月天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