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13日電 (唐倩)2月12日,由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的非遺年貨購物節元宵主題活動在昭覺妙街舉行。寓意著千燈萬福的成都彩燈、迎春拓福的傳拓、竹報平安的竹編等非遺體驗項目吸引了現場眾多市民游客,為2025年成都非遺賀新春系列活動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作為首個“非遺版”春節,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舉辦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非遺賀新春活動,為廣大市民和游客呈現了一場充滿“年味兒”的文化盛宴。通過非遺年貨購物節、非遺體驗活動、傳統藝術展演等形式,展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吸引了數百萬游客參與。
在文殊坊妙圓廣場和昭覺妙街,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舉辦了“2025成都非遺賀新春系列活動”的重頭戲——非遺年貨購物節。活動從除夕持續至元宵節,匯集了全市100余個非遺代表性項目、傳承人及相關商家,為市民游客提供了一站式的非遺體驗。

僅大年初一,文殊坊點位的游客接待量就突破30萬人次。活動現場,蜀繡、銀花絲、竹編等精致的非遺手工藝品琳瑯滿目,手工糖畫、肥腸粉、蛋烘糕等充滿四川風味的美食更是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品嘗。
非遺年貨購物節還特別設置了傳統表演藝術快閃活動,包括曲藝、木偶戲等傳統表演,進一步豐富了游客的體驗。“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活動,讓游客感受到成都濃濃的年味兒。”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
除了非遺年貨購物節,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聯合全市100個非遺工坊和非遺傳習所,推出了“非遺過大年”成都非遺體驗活動。活動涵蓋樂玩非遺技藝、樂購非遺文創、樂賞非遺演藝、樂享非遺美食四大板塊,給到市民游客滿滿的儀式感。活動不僅在線下設置100個活動地點,還通過線上平臺發布非遺年味地圖進行了廣泛宣傳和推廣。市民游客可以通過線上平臺了解活動信息、預約參與活動,并在線下享受更加便捷和豐富的非遺體驗。
青羊非遺館是其中一個體驗點位,春節期間每天開展2-3場非遺體驗課程,由區級以上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授課,糖畫、成都傳統彩燈制作、中國結等充滿年味的非遺課程深受孩子們的喜歡。“孩子已經連續參加過兩三次非遺體驗活動了,非常喜歡,我們家春節布置的燈籠、對聯、斗方、中國結都是孩子自己學習后自己制作的。”參與活動的一名家長稱。
為了讓更多市民和游客近距離感受非遺傳統表演藝術魅力,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還在春節期間組織了多場非遺快閃表演。1月27日至2月4日,天府機場民樂街頭秀、成都永陵博物館木偶走基層、文殊坊木偶街頭秀、曲藝街頭秀等活動在成都的街頭巷尾、機場、博物館等地展開,涵蓋民樂、木偶、曲藝等多種藝術形式。

2025年成都非遺賀新春系列活動共吸引了近38萬人次參與,線上線下總銷售額達860萬余元。其中,線上開展直播22場,涉及13個平臺,線上互動達100萬人次,充分展現了非遺在現代消費中的活力與潛力。
“活動不僅讓更多人了解了成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為非遺傳承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我們將繼續探索非遺與現代生活的結合,推動非遺創新性發展。”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負責人表示。
2025年成都非遺賀新春系列活動的圓滿落幕,不僅為市民和游客帶來了一個充滿文化氣息的春節,也為非遺的傳承與推廣樹立了新的標桿。成都,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正以非遺為紐帶,向世界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