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29日電 (杜成)這個周末,四川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或許有些失落,善于逢兇化吉、破解危機的他,在資本運作和謀劃上市方面卻未能一樣長袖善舞。
5月28日,中國證監會就郎酒股份IPO提出53項反饋意見,要求保薦機構廣發證券核查并披露郎酒股份醬香型產品與貴州仁懷地區白酒企業尤其是茅臺、國臺的競爭關系,優勢以及前景;公司濃香型產品與四川本地白酒企業尤其是四川白酒“六朵金花”的競爭關系,優勢以及前景。
經過長達一年的漫長等待,等來的卻是密密麻麻、亟待解決和回復的諸多問題,郎酒不免感到“心涼”。
回溯四川郎酒長達整整14年的上市之路,可謂一波三折、道阻且長。面對證監會這次縝密嚴格的“53問”,郎酒能否一一落實和破解?上市之路何去何從還要走多久?看來答案只有留給時間。
證監會53問提出反饋意見
梳理發現,證監會本次反饋意見涉及三大部分,共提出多達53個問題,分別涉及規范性問題、信息披露問題和其他問題。
在規范性問題中,證監會提出,郎酒股份的控股股東郎酒集團涉國有改制,其子公司郎酒廠等也曾為國有企業,要求保薦機構、發行人律師詳細核查控股股東郎酒集團及其子公司涉及國有資產、集體資產改制、國有股權、集體產權轉讓過程的合法合規性,有無造成國有資產、集體資產流失等問題。
郎酒股份招股說明書中披露,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直接持有郎酒股份15%股份,間接持有郎酒股份61.7%股份,合計持有郎酒股份76.7%股份,為實際控制人。證監會要求保薦機構、發行人律師核查:汪俊林與汪俊剛是否是一致行動人,汪俊林與其他股東是否存在一致行動關系,汪俊林與股東之間是否存在其他利益關系等問題。
2020年6月,郎酒股份披露招股書顯示,發行人報告期內收入及凈利潤均實現大幅增長,凈利潤增速高于營業收入增速:2017年至2019年,郎酒股份分別實現營收51.16億元、74.79億元和83.4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億元、7.26億元、24.4億元,毛利率分別67.71%、75.38%和80.94%。
證監會對此要求郎酒股份:結合行業趨勢、發行人相應產品的市場供需變化、市場占有率、定價機制,以及產能利用率、產銷率等公司經營數據,分析主營業務、凈利潤收入大幅增長的原因,是否與行業發展狀況匹配,是否符合同行業可比公司的業績增長趨勢等。
招股書中稱,郎酒股份上市擬發行7000萬股新股,總募資約74.5億元,主要用于擴張傳統優質醬香、濃香及濃香兼香產能,數字化運營、技術平臺建設以及補充流動資金等。募投后,郎酒將增加醬香型基酒產能增加2.27萬噸,濃香型、兼香型基酒產能增加3.342萬噸;郎酒在建工程余額分別為75,140.64萬元、115,440.48萬元、237,176.42萬元。
對此,證監會要求郎酒股份在招股說明書中補充說明建設項目投資規模、投資期限、建造方式、開工與預計竣工時間、各期投資金額、投資進度、成本歸集等情況,以及吳家溝基地技改項目、石洞郎酒濃香型白酒生產基地項目、天寶洞休閑度假酒店建設項目在建工程的建設進度,逐年大幅投入,轉固進展較慢的原因及其合理性。
另外,證監會要求郎酒補充說明報告期內各類現金流量的主要構成和變動是否與實際業務的發生一致,是否與相關會計科目的核算相互勾稽,并對比分析并披露各報告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與凈利潤產生較大差異的具體原因及合理性等等。
14年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回顧四川郎酒14年上市漫漫長路,艱難曲折個中滋味,恐怕只有汪俊林本人才最明白。
早在2007年,郎酒就傳出上市計劃,但受其時郎酒企業規模、經營業績以及經營狀況等因素影響,最后其高層認為并非最佳上市時機,審時度勢暫停了上市計劃。
2009年8月,郎酒集團再次恢復上市計劃,并被四川省金融辦列入2009年四川省重點上市培育第一批企業名單,但次年上市計劃再度擱淺,不了了之沒了下文。
隨后,由于宏觀政策收緊等諸多原因,郎酒上市計劃一再延后,多次傳出借殼上市消息,同樣最后無疾而終。
到了2013年,因行業調整以及郎酒集團掌門人汪俊林被傳協助調查等,此后郎酒業績大大受挫,出現直線下滑趨勢。當年,郎酒整體銷售收入下滑至80億元,2014年銷售額不足50億元。
直到2015年汪俊林回歸后,及時調整組織架構和品牌戰略后,推出“青花郎”產品品牌殺入高端白酒陣營,郎酒業績才開始得以回升。
到2017年,白酒行業強勁復蘇后,郎酒集團第三次提出上市計劃;2019年,終于正式沖刺IPO,并計劃于2020年上市。
在2020年5月28日,郎酒股份正式向中國證監會遞交IPO招股書,但是天有不測風云,在當年7月10日,其保薦機構廣發證券因違規行為被證監會處以暫停保薦機構資格6個月、暫不受理債券承銷業務有關12個月的監管措施。
截至今年3月18日,據中國證監會發布的《深交所中小板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企業基本信息情況表》顯示,郎酒股份的審核狀態為已反饋,備注信息為“中止審查”;就在次日,汪俊林在郎酒核心產品青花郎新的戰略定位發布會上表示,上市事宜仍在推進之中,暫時無具體時間表,“保薦機構廣發證券也沒有更換,上市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直至5月28日,中國證監會就郎酒股份IPO提出多達53項反饋意見,讓保薦機構廣發證券在30天內對所列問題逐項落實并提供書面回復。
業績背后郎酒被指“表面光鮮”
在川酒“六朵金花”中,五糧液、瀘州老窖、沱牌舍得、水井坊早已逐夢A股資本市場,僅有郎酒和劍蘭春還擱淺于資本市場門口。這對于高舉高打、動作頻頻的四川富豪汪俊林和郎酒集團來說,豈可甘心?
因此,A股成功上市馳騁資本市場、爭當醬酒第二股,一直是汪俊林和郎酒集團做了很久的一個夢,同時也是心中難以言說的一個梗。
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郎酒股份分別實現營收51.16億元、74.79億元和83.48億元。在2018年,郎酒集團曾雄心勃勃立下發展目標:到2020年,郎酒股份計劃成功上市,業務收入力爭將突破200億元。
對標茅臺,打造醬酒莊園,升級品牌戰略……徘徊于資本市場門口的郎酒繼續執著懷揣上市夢想。在2020年7月的一個活動現場,汪俊林還高調提出,到2025年郎酒要至少實現500億元的銷售額,在未來10年將繼續對標茅臺。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從證監會本次提出的反饋意見來看,郎酒成功上市或許還遙遙無期。近幾年,郎酒業績雖然年年攀升,但不免有“大放衛星”之嫌,業績上升的背后,卻是依靠漲價換來的表面光鮮,含金量不容樂觀。
該人士稱,就證監會這次提出的反饋意見而言,郎酒還存在信披數據信息不完整不規范、靠壓貨經銷商增長業績、古藺郎酒廠“私有化”、漲價策略不靈等諸多問題,有待郎酒自身來落實與回復,相關部門進一步進行核實和調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