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18日電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2021年度金融科技發展獎”(以下簡稱“金融科技發展獎”)獲獎項目名單。經過對444個申報項目的初評、復評、金融科技發展獎領導小組會議審定,最終評選出178個獲獎項目,涵蓋信息技術創新應用、數據治理與應用、金融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等多方面內容。新網銀行憑借“隱私計算平臺及小微金融場景應用”項目獲得“金融科技發展獎”三等獎。

“金融科技發展獎”源于銀行科技發展獎,是我國金融業唯一的部級獎項,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組織評選國內優秀科技創新成果。其參評單位包括央行直屬企業、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證券、基金、保險等機構。因為項目申報質量高、專家評審嚴格、獲獎難度大,“金融科技發展獎”具有著極強的業內權威性和影響力。
雙線并行,解決小微企業數字金融服務難點
2022年初,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明確提出要全面加強數據能力建設,在保障安全和隱私前提下推動數據有序共享與綜合應用,充分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有力提升金融服務質效。在保障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數據價值,是當前金融領域面臨的重要課題。
基于對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的提前規劃,新網銀行自2019年開始積極探索和布局隱私計算技術在數字普惠金融服務中的場景應用。在調研過程中,新網銀行發現其小微金融服務的對象主要是個體工商戶,這類客戶往往缺少相關的經營數據等信息,而小微金融服務在線授信的順利實現對信息渠道、數據維度和質量等要求較高。因此,新網銀行嘗試用數字技術拓展信息渠道和數據維度,以解決小微企業數字金融服務難點。
經過一年多的理論研究和研發實踐,新網銀行探索出多方安全計算和聯邦學習技術雙線并行模式,融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形成提升數據安全應用、保護客戶隱私的綜合性解決方案。
此次獲獎項目“隱私計算平臺及小微金融場景應用”搭建起新網銀行金融數據價值共享的重要基礎設施,不僅是數據跨域融合服務能力的主要載體,也是激活數據能量的核心樞紐之一。
自從項目平臺上線,隱私計算平臺作為新網銀行小微金融服務的基礎科技服務支撐,有效提升小微企業線上授信審批能力,一定程度上舒緩了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近幾年,新網銀行緊扣小微金融服務“量增、面擴、質升、價降”目標,相關信貸規模實現較快增長。基于非接觸金融服務模式,新網銀行數字金融服務不打烊,疫情期間打破時空限制,為小微企業開通綠色審批通道,積極提供全在線、全實時、全客群的“一攬子”金融服務,做好普惠金融紓困,助力經濟發展大局。
運用數字技術是發展數字普惠金融的唯一之道,為破解“風險識別難”和“作業成本高”難題提供了一把金鑰匙。小微企業數字化、信息化程度普遍不高,大多采取單一化經營,抗風險能力較差,而通過數字技術,新網銀行建立起智能化的小微企業風控體系,持續豐富大數據預警規則和預警指標,提升風險研判能力,使普惠金融具備了“技術可行性”。
在行業生態共建方面,新網銀行牽頭發起實時多頭聯盟,旨在通過聯盟機構間聯合計算識別多頭借貸特征,識別和防范電信詐騙行為,雙重隱匿客戶與機構信息,較好解決了聯盟機構對數據共享合規性和數據存儲安全性問題。截至2022年4月,聯盟已擁有100多家金融機構,幫助銀行業打造了更廣闊的數據應用場景。
新網銀行副行長兼首席信息官李秀生表示,此次獲獎項目是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科技發展規劃》的指引下,中小銀行開展數字科技創新的有益實踐。系統平臺不僅為新網銀行數字能力的發展構建了堅實的基礎支撐能力,同時也為機構間開展數據安全共享和聯合價值挖掘提出了一條可行路徑。
連續四年入選畢馬威中國“金融科技企業雙50榜單”
今年1月16日,畢馬威中國“2022金融科技雙50榜單”頒獎典禮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同步舉辦。憑借著綜合金融科技能力和業內突出創新實踐成果,新網銀行榜上有名。這也是新網銀行連續四年入選畢馬威中國“金融科技企業雙50榜單”。
自2016年畢馬威中國發布首屆金融科技企業50榜單以來,每年榜單發布都備受行業關注。此次榜單評選圍繞科學與數據、資本市場認可度、創新與變革、行業發展前瞻度和金融服務普及這五大核心維度對企業進行評估。
作為新一代數字原生銀行,新網銀行成立以來,堅持“兩個只做”,只做主流銀行不能充分服務的客群,只做技術能夠管控風險的業務。以數字技術來發展金融業務,以科技創新思維驅動產品迭代升級,為普惠客群提供更有溫度的數字金融服務,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