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29日電 (王濤)近日,四川盆地最高壓力氣井—西南油氣田角探1井安全生產312天,累計生產天然氣突破1億方。目前,該井按照單井凈化裝置最大日處理量35.7萬方組織生產,油壓102.59兆帕、套壓40.44兆帕,生產穩定,裝置運行平穩。

據悉,角探1井是西南油氣田針對川中古隆起北斜坡多層系立體勘探部署的風險探井。該井在鉆探過程中首次發現滄浪鋪儲層,拓展了油氣勘探新領域;在茅口組測試獲日產氣112.8萬方,取得四川盆地茅口組灘相白云巖儲層勘探的重大突破。該井關井壓力超過113兆帕,為盆地天然氣井壓力之最;地面天然氣脫硫裝置采用高壓直接絡合鐵脫硫工藝,系西南油氣田首例。
針對角探1井超高壓、含硫、產水特征,西南油氣田一方面抓好井站生產動態跟蹤,摸清氣水關系與生產規律,強化調產摸索和試采評價,做好脫硫裝置運行的跟蹤維護、優化調整、實時監控和性能考核,確保生產組織有序和裝置運行平穩。一方面按照“同標、雙管”原則,對脫硫、電力、氣田水裝運等外委業務執行統一的QHSE管理,強化承包商人員工作質量監督和技能考核,暢通工作聯絡機制,同時模擬市電閃停、裝置故障、流程泄漏等突發狀況開展聯合應急演練,確保各生產環節和功能區塊的銜接聯動、運維保障、應急處置到位。
同時,西南油氣田充分利用站場集成多種工藝為一體的特點,組織采氣、凈化等專業一線員工到井站學習超高壓氣井管理和單井絡合鐵脫硫等工藝,為角探1井產能擴容,以及后續茅口組新井上產做好技術和人員儲備。
下一步,西南油氣田將持續抓好該井的生產組織和推進產能擴容工程建設,為川中地區茅口組后續勘探開發和儲量升級提供依據和支撐,同時通過積累總結超高壓、超深層、含硫有水氣藏開發經驗,固化茅口組開發地面工藝配套系統,為今后同類井安全高效開發奠定堅實基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