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31日電 (杜成 王亦民)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四川監管局7月31日透露,截至6月末,四川銀行業資產、負債、存款、貸款余額分別為15.01萬億元、14.50萬億元、11.79萬億元、10.22萬億元,均列全國第七、西部第一;保險業總資產6204.02億元、原保費收入1591.50億元、賠付支出493.04億元,提供風險保障547.55萬億元,全省保費規模全國排名第6位,較去年同期上升1位。
今年以來,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四川監管局將服務實體經濟作為金融立業之本,引導金融活水向實體經濟積聚,著力補短板、防風險、促改革,引領銀行保險機構為新時代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助推四川高質量發展。
該局引導銀行業保險業主動對接省內重大戰略和重點項目建設融資需求,積極支持地方政府實施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輕紡、能源化工、先進材料、醫藥健康六大優勢產業提質倍增計劃。全省重點項目貸款余額較年初增長8.38%,制造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1.32%,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基金支付率91.1%,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6.9個百分點。引導保險機構提高科技保險覆蓋面,科技保險承保件數排名全國第三。率先探索推出科技金融專業機構監管制度,提升科技金融服務質效。著力加強“穩外貿”保險支撐,出口信保累計承保金額46.02億美元。
據了解,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四川監管局聯合四川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等部門開展民營企業融資難破解行動,鼓勵開發推廣“稅電指數貸”等信用貸款產品,提升惠企貸款服務質效,全省銀行業已提前完成“民營經濟貸款新增2000億元”的全年目標。截至6月末,全省銀行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31萬億元,同比增長26.18%,同比增速為近年最高點;小微企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27.54%,中長期貸款占比持續保持在70%以上。
今年1—6月,四川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年化利率較2022年下降23個基點。截至6月末,全省銀行業個體工商戶貸款余額4692.79億元、有貸款余額戶數139.07萬戶,實現個體工商戶貸款余額、戶數持續增長。
四川持續加大涉農信貸投放,全省涉農貸款余額2.74萬億元,連續34個季度實現正增長,全省縣域平均存貸比同比提升4.08個百分點。按照“1家銀行+1家保險公司+1個重點幫扶縣”的結對幫扶模式,“點對點”組織開展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金融幫扶工作。
2022年6月以來,四川新增投放“天府糧倉”相關領域貸款超2300億元;2023年上半年,全省法人銀行機構糧食重點領域貸款增速達32.82%。推出春耕備耕專屬金融產品155款,2023年春耕備耕貸款平均利率降至3.89%。今年上半年,轄內農業保險承保機構共為1068.93萬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1619.13億元,共向110.51萬戶次農戶支付賠款17.63億元,同比增長26%。
據介紹,四川金融業有力支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圍繞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248個重大項目、十大川渝毗鄰地區合作平臺持續優化金融服務。全省銀行業支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相關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4.1%,保險業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區域內企業提供綜合風險保障73.4萬億元,提供人身保險保障53.86萬億元。
四川大力推進綠色金融改革發展,逐步擴大四川省綠色金融創新試點區域,力爭在2025年前新建成5個左右的省級綠色金融創新試點地區,促進四川綠色金融市場體系、產業融合、基礎設施和政策保障更加成熟完備。引導銀行保險機構主動配合推進綠色金融體系建設,因地制宜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向綠色領域傾斜更多信貸資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