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25日電 (單鵬)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以下簡稱鏈博會)將于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北京舉辦。這是世界上第一個以供應鏈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將聚焦促進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推動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
首屆鏈博會期間,四川將組織10家企業赴北京參展,并舉辦中國(四川)清潔能源國際推廣大會。四川省貿促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鏈博會是促進四川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服務四川企業國際化發展的重要平臺。通過鏈博會,讓國內外企業感受四川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讓世界聚焦四川優勢產業鏈條,聚焦四川企業的價值創造。
舉辦“清潔能源國際推廣大會”:美麗四川“鏈動”綠色
隨著氣候變化的日益加劇,全球能源轉型進程明顯加快,發展清潔能源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同選擇。首屆鏈博會專門設置清潔能源產業鏈,足以顯示清潔能源在全球轉型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清潔能源市場和裝備制造國,而四川是中國的清潔能源大省、全國最大的清潔能源基地、國家重要的清潔能源裝備研發制造基地,水電裝機容量、發電量、天然氣產量全國第一,在中國乃至全球清潔能源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當前,四川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上精準發力,科學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促進水風光氫天然氣多能互補發展。
在此背景下,中國(四川)清潔能源國際推廣大會應運而生。11月28日下午,中國(四川)清潔能源國際推廣大會將在北京召開。作為首屆鏈博會的配套活動之一,此次大會將更好地介紹四川省優質清潔能源基地優勢、一流營商環境和招商引資政策,推進綠色清潔能源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助力四川省相關產業強鏈、補鏈、延鏈。
此次大會主題突出、內容豐富,以“美麗四川‘鏈動’綠色”為主題,“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等知名機構負責人將致辭及發表主旨演講;四川省發改委、省經信廳將分別作“天府之國——優質清潔能源基地”和“貫徹雙城戰略——川渝清潔能源產業發展新機遇”主題推介,成都市、德陽市相關負責人作成德高端能源裝備集群招商政策及項目推介;四川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分享在川投資經驗。
四川省貿促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舉辦此次大會,將通過廣泛收集參展參會企業合作意向,擬推動有關國際組織、行業機構與四川省簽署清潔能源項目合作戰略合作協議,推動有關企業間簽署重大清潔能源項目合作協議。
四川企業積極參展:冀拓展更廣闊市場
此次赴北京參加首屆鏈博會的10家四川企業,涉及清潔能源鏈、綠色農業鏈和供應鏈服務三大領域,涵蓋能源裝備、晶硅光伏、氫能科技、高端白酒、智能農機、現代物流、供應鏈服務等行業。

“參加首屆鏈博會,是公司成立以來派出參展團隊人數最多的一次。”四川亞聯氫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亞聯科技)市場部經理沈靜表示,亞聯科技在首屆鏈博會將重點展示風光電制氫技術,“成立20多年以來,公司一直專注于制氫技術,是該領域非常專業的一家企業。我們此次將主要展示風光電制氫技術、設備及相關產品的全鏈條氫能解決方案,包括最新發布的生物乙醇制氫技術,也將在首屆鏈博會上亮相。”
清潔能源是四川的優勢產業。除亞聯科技外,四川還組織了東方電氣、通威集團兩家清潔能源領域世界級龍頭企業參展。其中,東方電氣將由下屬的東方電氣風電股份有限公司展示陸上、海上風力發電機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iPACOM風電智慧系統;通威集團將展示其高純晶硅、太陽能電池及組件、以“漁光一體”為主的光伏電站系統。同為清潔能源鏈參展企業的成都能源發展股份公司將展示新能源“投、建、營”充儲一體化示范項目。
綠色農業鏈將有3家四川企業參展。五糧液集團入選中歐地理標志協定保護名錄的高端白酒,吉福瑞農業機械成都有限公司的高端特色經濟作物農機具及智能農機,環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綠色有機苦蕎茶,將從不同維度展示四川特色農業發展水平。
“公司經過30多年的發展,產品從四川涼山走到成都,經由成都走向全國各地和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環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苦蕎種植、加工為主營業務的綠色農業企業,該公司品牌部經理張一凡接受采訪時表示,參與首屆鏈博會,是希望在這一國際平臺上獲得更多“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關注,促成產業鏈合作,將蕎麥原料出口到更多國家,走上更多民眾餐桌。
在供應鏈服務展區,有四川港投集團、四川商投供應鏈集團、成都蓉歐供應鏈集團3家四川企業參展,展示四川在鐵水聯運、海外倉儲、中歐班列、中老班列等特色服務產品。

四川商投供應鏈集團副總裁時彬表示,物流是供應鏈服務的基礎和核心之一,但供應鏈服務不應止步于物流,而應該致力于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現階段,中國各產業正處于爬坡過檻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對工業經濟平穩運行至關重要。“首屆鏈博會上,我們希望與國內外企業分享創我們的創新成果,共同建設和維護供應鏈服務新生態,開拓新價值、共創新未來。”
首屆鏈博會上,四川商投供應鏈集團將展示其打造的“商云鏈”數字化供應鏈綜合服務新平臺。該平臺協同數據、技術、資本、場景、運營、服務等要素,為千余家生產企業和金融機構提供集成服務,助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整體競爭力。其開創的供應鏈資產對接社會資本新模式,化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為鏈上實體企業和投資者創造新價值。構建的內外貫通的跨地跨國大宗生產資料供應鏈新生態,成功將原有國內供應鏈延展到海外,打通了國內國際“雙循環”渠道網絡,有力促進了四川國際供應鏈服務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