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10日電 (楊欽粵 蔡雅蕓)從最早生產的液壓元件到神舟、嫦娥系列衛星飛船發射塔架液壓系統,從傳統農用機械配件到全國唯一自主研發離合器支撐及主轉轂產品……這些冠以“長江”牌的優質機械產品正從四川源源不斷發往全國各地,隨著滔滔江水述說著背后“專精特新”企業的奮斗之路與創新歷程。

改革開放初期,以生產傳統農機配件為主的長江機械廠,面對國外新技術新產品沖擊幾度瀕臨破產。危急存亡關頭,長江機械廠調整產品結構,以汽車同步器齒環為突破口,成功進入汽車變速器零件制造行業,成為中國最早的同步環生產廠家。1998年,公司完成轉制,更名瀘州長江機械有限公司。
然而,市場之路并不容易,生產技術空白讓許多設備和產品依賴進口,企業規模化生產和自主創新研發都需要大量資金支持。“除取得像技術改造貸款這種國家政策補貼,公司還通過資產重組自籌資金,加上近幾年享受的上千萬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收優惠,創新投入的資金問題基本能得到保障。”瀘州長江機械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羅小琳稱。
如今,長江機械已擁有國際先進的特殊銅合金研發生產能力、雙離合變速箱支撐法蘭精密加工關鍵技術,是國內唯一具備同步環全序工藝能力的專業制造商。羅小琳稱,公司現在已自主研發出離合器支撐及主轉轂等產品,可替代進口填補國內技術空白。2021年公司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據了解,為鼓勵企業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四川稅務部門除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對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免稅等優惠政策,還通過電子稅務局優化、審批流程簡化、聯動直播輔導、云端咨詢、實體大廳等線上線下多維度綜合服務體系,以稅收優惠“源頭活水”澆灌出機械制造等產業的發展沃土。“兩年公司享受各項稅費減免近790萬余元,目前已將新產品研發投入支出從銷售收入的3%提高至5%,重點專注于新能源汽車減速器齒軸研發與生產。”瀘州高新中航傳動轉向系統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任國禮稱。
數據顯示,2023年1-11月,四川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產銷率為95.2%,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8%,四川省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744.4億元,工業經濟發展持續回升向好。
四川稅務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聚焦助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企業科技創新和產業集群發展,強化政策供給、梯度培育、稅收優惠、服務創新,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更多稅務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