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15日電 全球房地產服務和咨詢顧問公司戴德梁行15日發布《2023年成都商業地產與高標倉儲物流市場回顧與展望》報告。該報告涵蓋并闡述了2023年成都甲級寫字樓市場、優質零售物業市場以及高標倉儲物流市場的表現和主要發展趨勢。

2023全年,成都甲級寫字樓共計迎來兩宗新增供應,約為8萬平方米,推動成都全市存量上漲至3116076平方米。2023存量租戶中專業服務、TMT、金融服務占比位列前三。
戴德梁行成都公司項目及企業服務部主管席芳認為,2023年度,成都甲級寫字樓市場整體需求放緩,在宏觀經濟短期難以完全恢復的情況下,企業對價格敏感度提升。預計短期,成都甲級寫字樓租金將承壓前行,反觀,租金的下調勢必會激發部分企業的置換需求,市場置換需求或將得到釋放。
席芳指出,2023年,城南地區成交面積占全市的77%,成交主要集中在高新創合中心、中國太平金融大廈等新建高品質樓宇。隨著城南配套的逐步完善,傳統商務區項目將承受較大壓力,2023年部分樓宇推出特價房源,導致區域租金下滑較快。近年來金融城、大源等城南地區甲級寫字樓市場供需兩旺,預計未來城南將成為成都甲級寫字樓市場成交的主戰場。
2023年成都優質零售物業市場共計迎來兩宗新增供應,共計273000平方米,全市存量上漲至7987923平方米。成都優質零售物業市場2023年表現較好,五一、國慶節等假期都有不俗的表現,大運會的到來也為市場活躍度再添動力,促進全市空置率同比下降0.30個百分點至6.50%;營業額的提升拉動了市場租金的升高,促進全市租金同比上漲0.79%至617.73元/平方米/月。
與以往相同,春鹽商圈依舊更受品牌青睞,其中奢侈品與潮流類品牌在春鹽商圈開業占比分別達到57%和37%。此外,成都新晉的城市級商圈——交子商圈的品牌活躍程度僅次于春鹽商圈。

戴德梁行華西區研究部助理董事賈萱認為,隨著Z世代的崛起,個性化、多元化、小眾化等趨勢成為消費市場新的底層邏輯,商業化和物質感的購物中心與品牌越來越不被青睞。近兩年,成都商業市場迎來了大量非標商業載體,此類型商業不同于傳統購物中心,它們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情緒價值和社交空間,如麓湖、東郊記憶、香香巷、REGULAR源野等。未來,在成都傳統購物中心存量已經處于較高位置的情況下,此類非標商業載體將成為商業市場發展主要趨勢。
賈萱指出,年輕消費者往往更注重個性化、獨特性以及體驗感,而具有小眾、原創、“非標”、社群化特征的主理人品牌或潮牌剛好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如1807、BM等。此類品牌具有較強的調性能量,背后擁有高黏性社群,客群質優穩定,除此之外,品牌拓店更加傾向于以性價比較高的非標商業為主,運營成本相對較低,故而近兩年拓張迅速。預計短期內在宏觀經濟短期難以撼動的情況下,常規品牌拓店謹慎,此類以非標商業為載體的個性化品牌或將迎來新的發展窗口期。
此外,戴德梁行華西區研究部助理董事賈萱指出,成都當前物流項目的供應節點主要分布在青白江區、雙流區和簡陽市(東部新區),與成都市鐵路、航空物流樞紐的分布基本一致。從項目來看,更具規模的電商物流項目,以及大型物流地產商拿地項目多聚集在青白江區及東部新區;從供地來看,供地量最大的依次為簡陽市、東部新區、青白江區、新津區、雙流區。另外,受城市規劃及道路建設,核心城區供應開始外遷,物流項目供應進一步向成都第三圈層發展。
發布會上,戴德梁行還發布了《交通建設,加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報告,全面闡釋了交通建設對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性。“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概念從提出到推進正逐步上升至和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等國家重要區域規劃同等高度的戰略層面。成渝經濟圈的定位已經從最初的“深化內陸開放的試驗區”“內陸開放型經濟戰略高地”到“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改革開放新高地”,實現了“內陸腹地”到“開放高地”的躍升,這是對成渝地區的國際交通網絡建設提出的更高要求,也透露出成渝城市群未來發展的重要機遇。在一系列重磅級的交通建設與規劃下,我們可以預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將以成渝兩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為核心,次級城市交通建設為支撐,搭建快速、高效的交通網絡,對內實現經濟圈的中心城市、次級中心城市、鄉鎮的多層次合理化發展結構,對外實現西連陸海新通道、東接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三大城市群和聯通全球城市的開放新格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