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11日電 3月的雅礱江,是火熱的工地、奮進的春天。四川省甘孜州和涼山州交界的雅礱江干流上,國內在建裝機最大水電項目——孟底溝水電工程施工現場,車輛往來轟鳴,建設正酣。涼山州木里縣,埋深2400米的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國之重器“錦屏大設施”已投入運行,多個科研團隊在這里探尋宇宙和前沿科學的奧秘。
貫徹落實黨中央最新要求,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fā)有限公司(簡稱“雅礱江公司”)正以建設世界最大清潔能源基地為契機,以新質生產力引領清潔能源轉型,全力支持國家基礎科學研究,為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fā)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貢獻央企力量。
以新質生產力為突破口 全力建設世界最大清潔能源基地
雅礱江流域水風光一體化基地已納入國家“十四五”規(guī)劃,基地總規(guī)模超1億千瓦,本階段規(guī)劃裝機7800萬千瓦,計劃到2035年全面建成,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色清潔可再生能源基地。
雅礱江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充分發(fā)揮“一個主體開發(fā)一條江”的獨特優(yōu)勢,積極探索以新質生產力引領清潔能源轉型,助推能源產業(yè)智慧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fā)展。

以“新技術”賦能能源高效開發(fā)。在甘孜州雅江縣,兩河口水電站首次蓄水至正常蓄水位。這是國內第一座采用“施工全過程智能化技術”修建的300米級超高堆石壩工程,推動我國高土石壩填筑進入“無人駕駛”時代。距離兩河口50公里的柯拉光伏電站,智能跟蹤支架融合AI技術,主動分析識別最佳跟蹤角度,提升年平均發(fā)電量1%以上,通過智能診斷與紅外感知,實現了光伏設備的智能化運維。在涼山州德昌縣,為進一步提高臘巴山風電項目的風場效能,雅礱江公司聯(lián)合東方風電,以風機設備智能化為主要突破口,全力打造新一代全生命周期數字化智能型高海拔山地風電場,實現了增電量、減故障、提效率等多重功能。
以“新平臺”打造科技創(chuàng)新高地。雅礱江公司與華為、南瑞、中國電科院等企業(yè)成立聯(lián)合創(chuàng)新中心,進一步推動解決全球最大水風光一體化示范基地智能建設、智能運營等復雜關鍵技術,推動降低項目全生命周期成本,實現水風光資源綜合效益最大化,促進能源產業(yè)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共同打造清潔能源科技創(chuàng)新高地。一手抓關鍵核心技術聯(lián)合攻關,一手抓綠色科技創(chuàng)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新質生產力正成為雅礱江流域新的澎湃動能。
以新質生產力為著力點 全力支持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
新質生產力“特點是創(chuàng)新,關鍵在質優(yōu),本質是先進生產力”。科技創(chuàng)新,是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而大科學裝置是現代科學技術諸多領域取得突破的必要條件。被譽為“國之重器”的大科學裝置如何賦能鍛造新質生產力?世界最深最大的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是個絕佳案例。
3月11日,位于錦屏山隧道深處的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來自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四川大學、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0個實驗項目組正在開展科學實驗。

作為“十三五”時期國家優(yōu)先安排建設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內第一個極深地下實驗室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簡稱“錦屏大設施”)于2023年12月正式投運。但事實上,開辟國有大型企業(yè)支持國家基礎科學研究先河的錦屏地下實驗室,最早始于2009年。
十多年來,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取得近30項國際領先的科研成果,助力我國暗物質及核天體物理前沿基礎科學研究進入全球第一方陣,使我國暗物質研究實現了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跨越。錦屏地下實驗室從無到有、再到不斷擴建,支撐了眾多科研隊伍展開了面向未知、面向前沿的大膽探索,結出的顛覆性、原創(chuàng)性研究果實必定為培育新質生產力不斷提供新動能。
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fā)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郭緒元表示,下一步公司將繼續(xù)按照“突出創(chuàng)新導向,提升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的理念,管理和科研并重,依托互聯(lián)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全面推進雅礱江流域水風光一體化基地開發(fā)建設,在支持國家基礎研究、落實科技強國戰(zhàn)略中進一步發(fā)揮示范作用,為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加快發(fā)展新質生產力貢獻雅礱江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