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15日電 (程航軒 張升)“現在AI可以模擬人臉和聲音,遇到這類詐騙視頻怎樣識別?我們請教了反詐警官,有兩種方法可以參考……”15日,在成都市金牛區駟馬橋街道辦事處會議室內,來自成都銀行消費者權益保護部總經理殷偉,為社區老年群眾帶來一場案例生動詳實、內容豐富的金融知識講座。90多名社區群眾認真聆聽,搶答環節踴躍發言,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據悉,本次“金融高管講消保,熊貓反詐走基層”主題宣教活動,由成都銀行聯合成都市金牛區駟馬橋街道辦事處共同舉辦。

老年聽眾:學到很多實用知識
“吳女士在A銀行取了5萬元現金,隔日到B銀行存款,柜員發現有一張100元假幣……吳女士拿著假幣收繳憑證到A銀行申請人民幣冠字號碼查詢,但A銀行卻多方推諉遲遲不予解決。侵犯了金融消費者八大權益的哪一條?”活動當天,會議室內座無虛席,殷偉結合現實中發生的各種案例,為社區居民們講解金融消費者八大基本權利。
“我媽媽在醫院看病的時候,遇到一個小姑娘對她噓寒問暖,結果沒過多久,家里發現了一箱一箱的保健品。”殷偉還現身說法,結合老年群眾近年來常遇到的"養生保健"“以房養老”"投資理財""低價旅游"“代辦保險”五類案例,揭示其中的騙局,
“各位叔叔阿姨要警惕這種無緣無故的愛。”殷偉提醒在座的社區老年群眾,天上不會掉餡餅,一定要多方打聽,多跟子女溝通,尤其是找正規金融機構了解咨詢,她還教大家如何識別詐騙手段,提高反詐防詐意識。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發展,一些犯罪分子通過AI換臉聲音實施詐騙,這些案例讓聽眾們看的觸目驚心,殷偉給大家推薦了辨別的方法:“我們咨詢了反詐警官,遇到遠在外地親人這樣的視頻,怎樣識別?一種方法是讓對方把手擋住臉搖動一下,如果是假的會出現馬賽克波紋,或者問一下對方只有你們兩個人知道的問題。”
講座中的案例讓不少社區居民感到大有收獲:“原來金融里面有這么多知識,很多案例生活中也碰到過,權益被侵犯了都不曉得,以后再遇到我也能多長個心眼,不得稀里糊涂上當啰。”

銀行多問幾句 其實是一種保護
在當天的講座當中,殷偉還就老年居民們關心的金融服務話題進行了介紹。殷偉說,近年來,成都銀行營業網點進一步強化“適老化”服務,明確提出對“銀發客群”堅持“進門溝通深入一點、辦理語速放慢一點、叫號等待時間多一點”的“三個一”暖心服務。
“我們網點配置了‘適老化’服務專員,幫助引導老人辦理業務,我們要求臨柜人員接待老年客戶一定要耐心、細致,”殷偉介紹說,在做好適老化服務的同時,網點工作人員也同樣是電信反詐的“守門員”,過去一年成都銀行為客戶挽回損失580萬元,“所以叔叔阿姨們,有時候我們銀行工作人員多問幾句,不是為了打探隱私,而是為了防止有人被詐騙。”
“這次宣教活動講得既專業又生動,幫助社區居民提高了金融素養和反詐意識。”金牛區駟馬橋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表示,“金融高管講消保熊貓反詐走基層”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提升了社區居民金融素養和風險防范能力,也為構建和諧社區、維護金融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
“3·15”筑牢金融消費者“同心圓”
為切實增強人民群眾金融服務的便利性、可得性和獲得感,今年“3·15”期間成都銀行展開了一些列金融宣教活動。
3月14日,成都市財政局、成都大學、成都銀行聯合主辦的“火眼金睛識騙局熊貓反詐守錢袋”反詐游園會通過互動游戲的方式,增強大學生金融知識,提升反詐意識。
同一天,“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專題講座活動,近900位成都市行政事業單位和市級國企單位的財務人員參加了此次活動,增強了大家對電信網絡詐騙的認識,掌握了實用的防范方法。
此外,成都銀行高管帶頭宣傳消保,各分支行在一把手帶領下,積極開展“五進入”金融知識宣講。據介紹,成都銀行未來將繼續加強與街道、社區等基層單位的合作,通過共建人民群眾身邊的教育宣傳渠道陣地,開展大眾喜聞樂見并深度參與的教育宣傳活動,共同推動金融知識普及工作,為構建和諧社區、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貢獻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