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4日電 (祝凰淋)綿陽是中國唯一科技城,擁有電子信息、智能裝備、生物醫藥、能源化工等前沿科技集群。去年以來,綿陽堅持創新引領,實施“五市戰略”,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科技立市”位列“五市戰略”之首。
打造科技金融專營支行
高精尖科技工業需要資金融通的活水澆灌,早在十多年前,綿陽市便被科技部和“一行三會”確定為全國首批16個開展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地區之一。綿陽市商業銀行搶抓機遇、當仁不讓,立足綿陽當地開展特色化經營,創新打造“科技金融結合”的特色支行,建立“科技信貸主導”的專營機構。

作為中國(綿陽)科技城首家市級法人銀行,“科技金融”產品條線化業務管理,成為綿陽市商業銀行依托本地經濟特點實現特色化、差異化、精品化業務轉型的切入點,以此打造聚焦特定產品或行業及客戶維度的事業部制,圍繞部分高端客戶、新興市場和特色業務,構建相對獨立的專業化業務單元,打造前中后臺定位明確、責權利統一、縱向垂直管理橫向協同高效,具有較強盈利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事業部制管理架構和經營模式。
顯然,如果根據傳統的業務發展方式,僅僅在部門層面對科技金融業務的傾斜與重視已很難滿足科技企業的需求,難以打造出特色的產品與服務。綿陽市商業銀行管理者深刻認識到,針對科技金融業務,唯有按照事業部制打造全新的專營機構,方可建立起核心競爭力。于是“科技金融專營支行——綿陽市商業銀行高新科技支行”應運而生,以打造“科技金融結合”的特色支行,建立“科技信貸主導”的專營機構,開創“科技鏈條服務”的發展模式,由此為指引的“三大戰略目標”務實有效予以確立。

隨之而行的是與三大戰略目標結合的戰略人力資源管理,三大目標明確了科技支行的目標客戶及如何經營好目標客戶,實現客戶滿意和忠誠,從而實現科技專營支行的可持續發展。但是如何讓客戶滿意,需要專營支行有優良的產品與服務給客戶創造價值,能夠帶來效益。而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需要員工的努力,需要高素質的人力資源作支撐。此次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就指出,要以金融隊伍的純潔性、專業性、戰斗力為重要支撐。
賦能科技金融推陳出新
為確保科技專營支行的產品研發能力、服務與營銷能力及運營管理能力,綿陽市商業銀行以總行事業部制條線管理方式針對科技支行實施戰略人力資源管理。通過內部調整、外部引進,加強院校合作等方式,不斷提升科技支行人員業務素質,建立具有金融與科技學科或相關專業的特別技能戰略性人力資源。
創“新”產品,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這是綿陽市商業銀行對科技支行業務模式的卓越追求。針對科創型企業科技含量高、商業模式新、成長性好,但輕資產、弱擔保、高風險等特點,綿陽市商業銀行將信貸審批關注點從傳統擔保、關注企業財務報表等,轉向關注企業核心技術、未來成長性,充分發揮決策鏈條短的優勢,不斷在金融產品研發上推陳出新。

綿陽市商業銀行既兼顧傳統和科技金融業務的基礎,以創新驅動為紐帶,以服務中小微科技型企業為使命,根據眾多科技企業的金融服務需求,在符合監管政策的前提下為科技企業量身定制金融產品與服務,還針對高新技術和科創企業的融資需求,推出“儀器設備貸”“成果轉化貸”“科創e貸”等創新產品。
在融資方式、貸款期限、貸款用途等方面深度創新以實現科技金融的精準服務,逐步建立并完善對科技型企業特色金融服務體系,銀行自身得到發的同時,有效助推中國(綿陽)科技城科技型企業發展,開創了科技金融深度整合的良好實踐。
2024年4月末,該行支持的存量科技型企業159家、貸款余額51億元,其中高新技術企業36家、貸款余額16億元,專精特新企業20家、貸款余額7億元,為綿陽“科技強市”注入強勁活力。在服務“科技立市”的過程中,作為城商行中的佼佼者,綿陽市商業銀行交出了一張又一張質效雙升的業績答卷,實現了服務“科技立市”與自身高質量發展的雙向奔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