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15日電 (劉梅)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川西北氣礦15日透露,今年上半年,該氣礦瞄準“上產30億”目標,用實招實策寫好了“進、實、新、深”四個大字,用實干實績跑出了“開門紅”“半年紅”的優異成績,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產量“進”,再創同期歷史新高。今年上半年,川西北氣礦地質產量超進度目標完成,同比增長21.9%,為實現年度“建產30億方”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效益“進”,提質增效進階“增值版”。川西北氣礦堅持量效齊增,盤活閑置資產,全面完成相關井組處置;十年遺留問題成功“破冰”,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收回全部款項。
資源“實”,油氣勘探多點開花。該氣礦風險勘探獲重大戰略新突破,開辟規模增儲建產新層系;梓潼區塊創測試新紀錄,有力推動了致密氣持續增儲上產。
安全“實”,地企聯動水平再提升。川西北氣礦聯合金堂縣人民政府圓滿完成天府氣田凝析油泄漏突發事件地企聯動應急演練,受到各級一致好評。
數智“新”,品牌名片不斷擦亮。川西北氣礦成功建成雙魚石數字化氣田基座,實現生產管控一體化協同;中壩集輸總站打造“三減少、三提升、三融合”的老區數字化轉型新標桿,全力推進國產化替代建設試點,有望建立西南油氣田核心控制系統國產化替代模板。

科技“新”,高水平科技獎項實現“零”的突破。“借智引力”攻堅“一超三高”氣井井筒安全關鍵技術,該氣礦首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應用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黨建“深”,引領作用充分發揮。川西北氣礦“龍門山前黨旗紅”黨建品牌效能持續深化,該氣礦和旗下雙魚001-X8井站分別榮獲“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狀”和“綿陽市工人先鋒號”。
文化“深”,筑牢內外部文化認同紐帶。推動集團公司工業文化遺產關基井走進“四川兩彈城博物館”,在《中國天然氣工業(發源地)發展史研究——文明探源與文化傳承》公司院士工作站項目中增添川西北文化色彩。
時間屬于奮進者。過去的成績亮眼提氣,未來的道路仍需努力,信心堅定才能腳步堅實。奮力建產30億,全力奮進跨越式高質量發展新征程,川西北氣礦充滿了士氣與底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