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15日電 (記者 劉忠俊)記者15日從國家稅務總局成都市稅務局獲悉,該局聚焦冰雪產業經營主體發展訴求,用稅惠溫度助力“冷資源”不斷釋放“熱效應”,為成都冰雪經濟持續升溫注入強勁稅收力量。

成都西嶺雪山景區存雪期長達5個月,擁有7條雪道,雪道總面積約20萬平方米,能同時容納2000余人滑雪,進入雪季以來,該景區冰雪消費熱度不斷升溫,游客量大幅提升,比2023年同期增長約285%,日均接待游客量已超過3000人次。“這2年享受的各類稅收優惠超300萬元,讓公司有更多精力去破解冰雪旅游‘一季養三季’的難題。”成都文化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西嶺雪山運營分公司財務負責人楊挺稱,利用稅收優惠節省下的資金,持續打造“成都西嶺雪山南國冰雪季”,并圍繞“西嶺雪山大有可玩”主題,做大做強四季運營。
隨著西嶺雪山滑雪場的開放,沿線酒店、民宿入住率均大幅度提升,周末景區內的酒店基本滿房。“滑雪場開放以來,已接待游客近2萬人次。”花水灣豪生溫泉大酒店財務負責人稱,稅務部門政策宣傳做得非常出色,輔導公司填報優惠政策材料、代扣代繳資料,近兩年已享受48.52萬元的稅費優惠,公司也有更多資金投入更新升級。
據了解,成都目前有各類冬季項目場館多達60余處,除西嶺雪山之外,還有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旱雪場——新都尖鋒旱雪四季滑雪場。這里先進的旱雪設施、高度模擬真實雪道的質感與滑行體驗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滑雪愛好者前來打卡。“最近各個跳臺幾乎都投入使用。2024年旱雪場入園3.3萬人次,營收同比增長22%。”成都尖鋒旱雪體育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魏稱,旱雪場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持,近5年累計享受所得稅減免150萬余元,這些錢又用于升級改造雪場設施設備,新建訓練跳臺,消費者的滑雪體驗也得到提升。
此外,火爆的冰雪運動也帶動了冰雪裝備銷售,成都7家迪卡儂門店的雙板滑雪服、三合一防水羽絨夾克等冬季戶外產品在入冬2個月內就創造了3900萬元的銷售額,同比增長28.9%。成都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入開展冰雪行業精準服務,落實落細稅費優惠政策,助力企業更新設備、改善環境,進一步擦亮“雪山下的公園城市”冰雪運動名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