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民族團結示范創建工作為抓手,圍繞基建、產業、文化等持續發力,助力鄉村振興。
鞏固成果,落實幫扶政策。持續落實“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政策措施,發揮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性功能,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低保對象等人員實行雙重監測和幫扶,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黨建引領,提升綜治水平。建立協作共富幫帶機制,108個市級部門對全市38個鄉鎮實現聯系幫扶全覆蓋,著力構建法治、德治、自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為民族地區鄉村振興提供強大組織保障。
補短強弱,加強基礎建設。將仁和、米易分別納入全省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試點、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建設標準試點,爭取資金1.48億元,持續完善農村道路建設、供水保障等基礎設施。
深耕產業,提高收入水平。爭取資金2.95億元,構建產加銷貫通、農文旅融合的民族地區農業全產業鏈。2022年仁和、米易、鹽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2.49萬元、2.41萬元、2.17萬元,穩居全省前列。
凝心鑄魂,繁榮民族文化。抓好民族村寨建設、特色產品開發等,近三年累計投入各級資金8536萬元,實施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工程項目20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