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在線記者 寇敏芳
數據上鏈,審批提速。在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的全國優化營商環境經驗交流現場會上,成都市“登記財產”指標位列80個參評市的前十位,躋身全國先進。
成都市日均辦理的不動產登記業務高達1.2萬余件,長期位居全國副省級以上城市前三位。為了進一步提高不動產登記效率,成都在全省率先將區塊鏈技術引入不動產登記領域,2020年底正式上線“蓉e鏈”區塊鏈平臺,截至目前已上鏈全市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166.43萬本,電子登記簿信息4046.91萬條,工作日均近8700本,3.5萬余條。

區塊鏈系統界面
區塊鏈具有數據不可篡改、全程溯源留痕、數據可信抗抵賴等技術特性,將不動產電子登記簿和其他關鍵信息進行區塊鏈鏈上存證,可以有效保證不動產電子登記簿信息的完整性及安全性,防止不動產電子登記簿信息在傳輸和使用過程中被篡改。這套區塊鏈系統由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自主研發,市國土資源信息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辦理不動產登記所需核驗的材料或信息分散在多個部門,如果沒有區塊鏈的技術的應用,關鍵材料或信息一旦被人為篡改,將直接影響登記結果。“以前需要我們反復比對,現在有了區塊鏈技術,所有的動作都一目了然,既提升了時效,也提高了準確度。”

區塊鏈電子證照生命周期
有了區塊鏈技術加持,成都不動產登記不斷提速。 成都已在部分不動產登記業務中實現了“零材料”辦理,抵押權預告登記轉一般抵押權首次登記的辦理時間從原先的2個工作日提速至1分鐘。一般登記辦理時間壓縮至2個工作日、抵押登記辦理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
據了解,成都還通過不斷優化登記環節,精簡申請材料等方式,提升不動產登記效率,推出了“一窗受理、并行辦理”、抵押登記“不見面審批”、開通“企業專窗”、“全市通辦”等服務模式,進一步壓縮不動產登記辦理時限。
成都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把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向縱深推進、向細節延伸,為用戶提供“便捷”、“暖心”、“精準”的服務,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成都城市核心競爭力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