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四川新聞9月29日電(蔣升濤)
建筑是城市的風骨,是時代經(jīng)濟、文化、生活的載體。
9月27日,綠城首個新宋戰(zhàn)略級作品綠城·鳳棲鷺鳴新宋生活美學館驚艷亮相,攜雅加達亞運會杭州8分鐘原班團隊,帶來作品《千萬載,山河入畫》,開啟成都8分鐘,再現(xiàn)《千里江山圖》之恢宏。在成都大運會舉辦前夕,記錄金融城當代繁華,譜寫金融城時代序曲。
成都8分鐘,造極金融城
綠城首個新宋戰(zhàn)略級作品亮相
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曾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shù)千年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無論是活動現(xiàn)場“東方覺醒”的裝置,還是中國傳統(tǒng)樂器尺八、古琴的表演,無一不在訴說著東方文化的自信;同時現(xiàn)場大提琴演出《水上鷺鳴》與芭蕾舞劇《天鵝湖》,以當代的國際的元素,為傳統(tǒng)宋式美學注入新的思考。

為了更為確切地表達新宋神韻,項目請來了雅加達亞運會杭州8分鐘原班團隊,開啟成都8分鐘,運用當代科技演繹宋畫之文化詩意,虛實結合,于東方屋檐上激賞山河,看江山入畫,將現(xiàn)場氛圍烘托至高潮。
舞者的一舉一動恰似瘦金體一撇一捺的遒美,節(jié)目的起承轉(zhuǎn)合猶如赤壁賦抑揚頓挫的曠達,讓現(xiàn)場來賓與收看直播的觀眾,從中看到大國復興的力量,看到東方文化的自信,看到綠城·鳳棲鷺鳴身處繁華之極江山入畫的魄力。這正是《千萬載,江山入畫》最確切的演繹,也是綠城首個新宋戰(zhàn)略級作品亮相的重要意義。
綠城·鳳棲鷺鳴新宋生活美學館,也在這振奮人心的8分鐘表演結束后,宣告正式亮相金融城。
千萬載,山河入畫
造極中國之美
《千萬載,山河入畫》,是一幅人們心中浩蕩的江河,是歷史中巍峨挺立的東方屋脊,是當代金融城傾城矚目的世界之巔。點睛金融城的“成都8分鐘”,開啟了人們對新宋生活美學的向往。
綠城·鳳棲鷺鳴的美并非單一復刻宋朝歷史,而是在繁華之極金融城,以當代的哲思汲取極宋美學,創(chuàng)新時代審美。將雅宋風采轉(zhuǎn)譯為當下的營造語言,并用它來賦能生活。
這種賦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深刻地懂得來路,才能真切地理解去處”的理念指導下,在造極的金融城之上,回過頭來再出發(fā),汲取造極于世的宋代美學,為當下時代人群提供一種東方的自己的文化生活實踐。
在綠城·鳳棲鷺鳴營造藍本發(fā)布環(huán)節(jié),綠城佳園集團產(chǎn)品中心總經(jīng)理王旭東先生說道:“綠城從一部《營造法式》、數(shù)百幅宋畫、數(shù)千首詩詞、數(shù)十次實地考察中,提煉出代表宋式文化的建筑語言!敝v述了綠城·鳳棲鷺鳴從0到1,從宋代到當代,在文化溯源之路中的探索。

這種探索不僅僅是將過去傳承下來,同時結合了金融城的地脈與文脈,融入當代的審美與工藝,確立了【新宋五法·鳳棲十六式】的當代“營造法式”。無論是提煉自蘇東坡“賞心樂事十六雅”的八雅園林,還是取法宋代皇家園林金明池打造的“金池夜雨”,都旨在“引古為今,承古創(chuàng)今”,傳承極宋風雅,也將當代造極者風尚流傳后世。
綠城·鳳棲鷺鳴在浩若煙海的宋代文化當中,從山水畫作中描摹居住范式,研習書法作品中的章法節(jié)奏,以匠心為筆,濯錦江為墨,在金融城的畫紙上,營造高層為山、園林尚水、院落宜人的寫意生活,造極中國之美,引導新宋雅致細膩的神韻在金融城緩緩展開。
綠城·鳳棲鷺鳴以一場盛大的《千萬載,山河入畫》點睛金融城,在當下中華文化復興之際,文化自信重回東方,金融城的未來也將會從中國歷史中尋找新的出路,因此新宋與金融城,是一場必然的相逢。
綠城·鳳棲鷺鳴新宋生活美學館,已風雅啟幕,預約品鑒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