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kjws > 四川日報

應對生物安全風險 四川率先培訓醫衛人員
2021年04月16日 09:47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曹惠君
分享到:

  生物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4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正式施行,標志著我國生物安全進入依法治理的新階段。當天,恰逢第六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更賦予了這部法律施行以特殊的意義。

  就在生物安全法實施前夕,我省連續舉辦了兩個培訓班——4月14日,四川省生物安全技術培訓班開班;4月12日,四川省生物安全管理培訓班開班,全省衛生計生監督執法部門,各級醫療衛生機構、成都海關、醫學院校、科研院所和醫藥企業的3000余名實驗室管理和檢驗人員線上聽課。

  省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緊鑼密鼓地開展培訓,是為提高相關領域人員應對生物安全風險的能力,推動形成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的“四川經驗”。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魏馮 石小宏

  生物安全 不僅僅與實驗室人員相關

  “以前,我認為生物安全可能更多和實驗室人員相關,但現在深刻感受到,它和每個人都有關系。”省生物安全技術培訓班學員、瀘州市疾控中心實驗室副科長徐立新拿新冠肺炎疫情舉例,“疫情仍在全球范圍內蔓延,其他傳染病輸入和流行風險長期并存。這就要求每一位公民嚴格遵循疫情防控相關規定,做好自己的把關人。”

  省生物安全管理培訓班學員、成都市溫江區人民醫院檢驗科主任鄭權也深有感觸。在他看來,生物安全法的實施,明確了公民應遵守的生物安全準則和承擔的相應責任,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生物安全法出臺前,對實驗檢測樣本的銷毀要求,更多停留在宏觀層面,監督檢查上存在薄弱環節。出臺后,對監督和檢查提出了更高更具體的要求。”鄭權表示,生物安全法的出臺,對規范公民生物安全行為、提高公民生物安全防護意識和保障國家安全有著現實意義。

  參與培訓的醫療衛生人員形成了這樣的共識:全民都要增強生物安全意識,共同維護國家安全,社會才能穩定發展。

  以案說法 為一線人員敲警鐘

  生物安全法實施首日,培訓歸來的醫療衛生工作者們,也忙碌異常。

  15日,瀘州市疾控中心內,徐立新帶回一本記得密密麻麻的筆記本,字字緊扣生物安全。他要將培訓班的“精華”內容結合工作實際,分享給實驗室的12名同事。“高致病性菌毒種的運輸一定要謹慎,必須派專車運輸,由專業技術人員送上級實驗室檢驗,嚴禁快遞運輸,萬一落入社會造成傳染病傳播或嚴重后果的,將追究法律責任。”他提醒新同事。

  徐立新的主要工作是做流感病毒分離培養。“培訓班上,老師分享了一個國外發生的病毒分離培養時消毒滅菌不到位,導致醫務人員感染的案例。”徐立新坦言,病毒分離培養感染性相對更強,實驗操作者風險系數相對更高。“為了避免出現病毒泄漏行為,我們在生物安全法實施前,早已做了應急預案和多次模擬應急演練。生物安全法實施后,還會繼續加強演練。”

  同一天,鄭權也正在辦公室組織下周生物安全法的普法培訓,“打算先覆蓋溫江區轄區醫療機構實驗室、企業涉生物安全的實驗室管理者和操作者,下一步擴大至溫江所有社區,努力讓全民都了解生物安全法。”

  “實驗室生物安全,是今年我省臨床檢驗質控中心基層實驗室技術督導工作的重點。”四川省生物安全管理培訓班培訓老師、省人民醫院臨床醫學檢驗中心主任蔣黎介紹,接下來中心將在6-9月組織我省40多位專家,對全省各市州300多家醫療機構的臨床實驗室開展檢查和督導。利用中心培訓平臺,常態化開展實驗室生物安全及管理培訓,全面提升我省臨床檢驗生物安全意識和管理水平。

  “對四川而言,在全國抗疫的背景下,將生物安全提檔升級,既是難得的歷史機遇,也是身為臨床科研人員的一種擔當,必須深入學習生物安全法,提高安全意識以及實驗室管理水平,確保我省臨床科研活動的規范開展。”省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午夜在线播放免费人成年 | 亚洲免费人成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国产一级在线观看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手人婷 | 久久9热re这里只有精品6 | 亚洲中文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