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kjws > 紅星新聞

成都抗疫中的平凡英雄丨病毒偵探:從一副碗筷找到了密接者
2021年11月14日 19:12 來源:紅星新聞 編輯:祝歡
分享到:

  人物:

  市疾控中心環境與學校衛生科副科長 高緒芳

  “尤其是在密接排查工作上,必須抓住每一個蛛絲馬跡、細心甄別排查。”

  “請問您是周某某(化名)本人嗎?這個月1號您是否去過天璟薈小區?”“您是否在五糧二街的肥腸血旺吃過飯?”“您這段時間乘坐過哪些交通工具?接觸過哪些人?”……在郫都區疾控中心里,流調溯源組無疑是最忙碌的一群人。

  電話鈴聲不斷響起,鍵盤敲擊聲不絕于耳,桌子上堆著一沓沓追蹤管理報告、材料信息,還有一個個忙得顧不上搭理你的身影……采訪高緒芳時,平均每五分鐘就會被來電打斷一次,她起碼說了十幾次“抱歉”。

  “你最忙的時候,一天要接多少個電話呢?”高緒芳說沒算過,直到她點開通話記錄,自己都嚇了一跳,“耶?不知不覺,一天就200多個了!”高緒芳驚訝道。

  細心甄別

  她是抗疫一線的“病毒偵探”

  流調溯源是一件繁雜的工作,簡而言之,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摸清所有病例的行動軌跡,找出每一個潛伏的傳染源,防止疫情蔓延和傳播。“我們的工作可以理解為結網撈魚,網織得足夠密,就能杜絕漏網之魚。”高緒芳說。

  本輪疫情發生后,身為成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學校衛生科副科長的高緒芳帶領隊伍先后前往成華區和郫都區,主要任務就是上追源頭、下拓密接,和病毒“賽跑”。這個工作不只是接電話,還包括跟蹤監測、分析數據、開展摸排指導等,為了確保數據準確,高緒芳要經常到風險點位去實地探查。

  做好這項工作,除了扎實的業務能力外,還需要有一顆“偵探”的心,“尤其是在密接排查工作上,必須抓住每一個蛛絲馬跡、細心甄別排查。”高緒芳說。

  讓她印象最深的是在一個小面館排查密切接觸者時,老板很難回憶起病例吃飯的情形,但他吃飯全過程與人的接觸狀況又是排查密接的關鍵。據后來調查,當時該病例坐在店門外吃飯,沒進店內,買單也是同伴掃碼買的,全程沒有接觸過其他人,“也許很多人認為,除了他的同伴外,不可能有其他密接者了。但其實是有的,因為他的碗筷肯定被店員接觸過。”于是,沿著這條線索,高緒芳和同事開展了進一步調查,“當時店員們都說沒印象,我們就調取周圍監控,仔細尋找核實,最終找到了這名店員,確定為密切接觸者。”

  回溯軌跡

  她幫密接者完成“記憶拼圖”

  11月4日,高緒芳接到任務,帶領中心7名工作人員前往郫都區繼續奮戰。初到郫都區的前三天最辛苦,每天都是連軸轉,睡覺時間只有三四個小時,即便如此,還經常被電話打斷,遇到事情,說動就要動。身為領隊,高緒芳是最忙的人,邊流調、邊追蹤、邊管控……是她每天的常態。

  高緒芳對時間節點特別敏感,不僅要幫密切接觸者回憶,還要回溯軌跡,甚至要模擬行程,反復核對細節,各個時間、行為必須一一對應,才能形成完整軌跡列表,并整理成流調報告,“大到去過哪些地方,小到停留了幾分鐘,都必須核實清楚。要做好工作,必須有耐心。”

  在正面迎擊病毒的同時,高緒芳還充當著宣傳員的角色,無論到哪個點位去,她都認真叮囑群眾和工作人員注意做好防疫,向大家解釋病毒的傳播途徑與防范措施。“在開展流調溯源的過程中,我發現群眾的配合度都很高,大家提供了很多有效信息,也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相信只要齊心協力,我們最終一定能戰勝疫情!”高緒芳說。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欧美黑白配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综合5g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另类 | 亚洲人曰屄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