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5月19日電 (記者 賀劭清)四川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結合四川實際,《實施方案》提出了14條工作舉措,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以下簡稱“雙減”),緩解學生家庭焦慮,營造良好教育生態。
《實施方案》共分六個部分,總體目標分為兩個方面。在校內方面,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作業布置更加科學合理,學校課后服務基本滿足學生需要,學生學習更好回歸校園。在校外方面,校外培訓機構培訓行為全面規范,學科類校外培訓各種亂象基本消除,校外培訓熱度逐步降溫,到2024年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長相應精力負擔顯著減輕,人民群眾教育滿意度明顯提升。
四川落實“雙減”的工作舉措一共有14條。針對減輕校內負擔,《實施方案》提出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作業管理水平、提高課后服務質量,加強課后服務保障、強化考試評價導向、促進優質均衡發展、增強協同育人合力;針對減輕校外負擔,《實施方案》提出規范機構管理、規范培訓時間、規范收費行為,強化培訓常態監管、強化培訓廣告管控、強化實名制管理、強化違規行為查處。
其中,在提高學校教育水平方面,《實施方案》提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作業管理水平,嚴禁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嚴禁布置手機打卡作業。
在加強課后服務保障方面,《實施方案》明確,課后服務經費主要用于提供課后服務的教師和所聘校外人員的補助,不得挪作他用或提取管理費等。學校可統籌安排教師實行“彈性上下班制”。
同時,對學齡前兒童和普通高中學生的校外培訓,《實施方案》強調參照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減負要求,從嚴管理面向學齡前兒童和普通高中學生的校外培訓。要求各地要統籌做好“雙減”和面向3至6歲學齡前兒童、普通高中學生的校外培訓治理工作,嚴禁開展面向學齡前兒童的線上培訓和線下學科類(含外語)培訓。不再審批新的面向學齡前兒童的校外培訓機構和面向普通高中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對面向普通高中學生開展學科類培訓機構的管理,參照本實施方案有關規定執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