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23日電 (記者 王鵬)近日,在首屆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過敏反應論壇上,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過敏反應中心正式成立,同時開設“過敏反應中心”門診。

據了解,此前華西醫院尚無獨立建制的過敏反應科,自2010年起,在耳鼻喉頭頸外科設立過敏性疾病診治中心,而從事過敏反應的相關專業人員分散在耳鼻喉科、呼吸科、皮膚科等科室。
過敏性疾病是全球范圍內影響人類健康的第六大慢性疾病,發病率非常高,并且可累及全身多個系統,引起多種疾病如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特應性皮炎、蕁麻疹、食物過敏、藥物過敏、嚴重過敏反應等,臨床表現多樣,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正是因為過敏性疾病往往累及多器官、多系統,既往過敏性疾病患者需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皮膚性病科等不同科室就診,不僅加劇了掛號難、看病難的困境,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就醫體驗,且無法得到科學、系統的綜合診治,影響治療效果,也不利于過敏反應專科人員的培養。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過敏反應中心副主任孟娟教授解釋說,過敏反應學在國內是一個新興學科,目前過敏專科醫生非常稀缺。據統計,中國平均每400萬人才有1個過敏專科醫生,導致過敏性疾病容易被誤診和漏診。她曾接診過許多因未能接受正確的過敏原檢測方法,或者由于醫生錯誤解讀了過敏檢測結果,而被誤診為多種食物過敏的孩子,被告知牛奶、雞蛋、面粉、多種蔬菜、水果都不能食用,照料孩子生活的家長幾乎生活在崩潰中。而經過準確診斷,這些孩子幾乎最終都排除了食物過敏,恢復了正常飲食。
“我國過敏反應領域還有很多亟待規范和逐步完善的地方。”孟娟教授說,另外很多過敏領域疑難重癥的患者目前處于求醫無門的現狀,比如在生活中不知道接觸或者食用什么食物導致嚴重過敏反應甚至危及生命,或者在麻醉過程中同時使用多種藥物后出現嚴重過敏反應。針對這些患者,過敏反應科醫生要像偵探一樣,抽絲剝繭,幫患者揪出引發過敏的“元兇”,以免再次接觸危及生命,“這是其他傳統學科不會涉及的領域,因此也亟需培養更多的過敏專科醫生以更好地滿足患者的診療需求。”
目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過敏反應中心由“鼻部過敏及食物、藥物過敏亞專業組”、“哮喘亞專業組”、“皮膚亞專業組”組成,對于復雜疑難、累及多系統的患者,過敏反應中心的醫生可以進行相互轉診,也可以開展多學科MDT的討論,共同制定合理的診療方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