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8日電 近日,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成功為一位75歲下咽癌患者實施了全喉切除術,同時使用了帶血管蒂皮瓣轉移修復技術。這一復雜手術的成功,標志著該醫院頭頸腫瘤外科領域技術達到新高度,也為高齡患者帶來了更多治療希望。
據了解,患者曾大爺有長期大量抽煙、喝酒的生活習慣,因“吞咽困難伴聲嘶”到該醫院就診,經過檢查發現下咽腫瘤已累及環后區、雙側梨狀窩,聲帶運動受限。經過取活檢確診為下咽鱗狀細胞癌。
面對如此復雜的病情,醫生團隊進行了深入評估,考慮到患者年齡較大、肺功能欠佳、體質較瘦弱,為延長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防止術后出現肺部感染等嚴重并發癥,經過與患者及家屬反復溝通,最終決定為患者實施“全喉切除術+氣管切開+雙側頸淋巴結清掃術”。
手術由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黃朝平主刀,順利完成了“雙側頸淋巴清掃術+氣管切開+全喉切除術”,術中冰凍病理提示各切緣陰性。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腫瘤侵犯范圍廣泛,部分下咽僅殘留寬約2厘米的后壁黏膜,若勉強縫合,患者術后將因下咽狹窄出現吞咽困難甚至咽瘺,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為確保患者術后吞咽功能得到完全恢復,團隊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后,立即進行了左鎖骨上帶血管蒂皮瓣轉移修復下咽缺損,手術非常順利,下咽得到重建,皮瓣血運良好。這一創新技術填補了醫院在該領域的空白。
目前,術后經過重癥醫學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療團隊和護理團隊的精心照顧,患者未出現任何并發癥,順利康復,經口進食順暢,吞咽功能完全正常。
據悉,近年來成都市六醫院引進了高層次人才后,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手術難度有了大幅提升,技術力量明顯提高,救治患者的能力獲得了較大的增強。除了頭頸腫瘤手術外,還開展了大量高選擇性翼管神經切斷術治療過敏性鼻炎、經淚前隱窩入路上頜竇腫瘤切除術、改良UPPP治療鼾癥、乳突根治術治療中耳膽脂瘤、顯微鏡下CO2激光治療早期喉癌等技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