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25日電 (王利文)第五屆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近日發布,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化學學院教授王玉忠等10日入選。他們中有阻燃領域的全球領跑者、關注呼吸系統疾病防治的醫學科學家,一心撲在“王家貢米”品種選育上的特優糧油首席專家等。
作為我國目前有機高分子材料領域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玉忠在高分子材料領域孜孜不倦地研究了40多年,在阻燃材料、生物基與生物降解材料以及高分子材料的循環與升級回收等領域作出重要貢獻,創建了相關領域的多個國家和省部研發平臺,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等,攻克了多項制約相關行業發展的瓶頸技術,推動行業科技進步與創新。他提出的“無傳統阻燃元素阻燃”等阻燃新原理和新方法、可反復化學循環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等綠色低碳發展新理念,引領了國際上該領域發展方向,被國際同行評價為是所研究領域的“創新與學術思想的引領者”。
從一名基層農技推廣員到昭化區“王家貢米”育種團隊帶頭人,陳定全則是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在田地里。于2014年退休的陳定全,為了進一步提高“王家貢米”的產量和品質,花光所有積蓄,從全國各地搜集到30余份水稻種質資源,在自家承包田里開始水稻育種工作。2017年,他終于成功選育出米粒細長、色澤晶瑩、香氣獨特、口感舒適、清香帶甜的“王家貢米1號”和“王家貢米2號”兩個不同熟期的品種并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農產品”等多項榮譽。陳定全說,“我將繼續深耕田野探索‘王家貢米’種子資源芯片,把新質生產力化作育種動力,繪制糧食安全的美好藍圖!
2018年博士畢業后,陳穎選擇回到家鄉甘孜,從事包蟲病研究工作。作為一名基層醫療衛生科普工作者,他深入基層鄉村、寺廟進行包蟲病防治科普宣傳工作,為廣大農牧民群眾進行疾病篩查,完成肝、腹腔等包蟲病手術2000余臺。對于獲得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陳穎表示,他將繼續保持對工作的熱情和執著,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服務能力,“我們的工作雖然平凡,但相信我們會一直堅守在醫務工作的第一線!
作為科研一線的女性力量,巴中市南江黃羊科學研究所辦公室主任、高級畜牧師何林芳在南江黃羊新品系選育、養殖關鍵技術集成與推廣領域耕耘多年,成果豐碩。她牽頭成立了巴中市南江黃羊科學研究所院士(專家)工作站及四川省巾幗標兵創新工作室,申請發明新型實用專利9個,發表論文2篇,制定地方標準2個。她主持了關于優質牧草篩選、引進、種植與利用的項目,并且指導建設了20余個規模羊場、150余個家庭羊場以及幫助530余戶養殖大戶。她組織培訓了6000余人次的專業技術人員、鄉鎮干部和養殖場(戶),并培養了800余名養殖能手!拔业哪繕耸峭ㄟ^推廣良種,讓更多民眾增收致富!焙瘟址急硎荆磥硭龑⒗^續致力于提高南江黃羊的產肉力和繁殖力等經濟性狀,并深入到大巴山養殖一線向養殖戶推廣新技術,全面推動南江黃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為鄉村產業振興貢獻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