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8日電 (記者 王鵬)第二屆國際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學術交流會暨ADHD醫、家、校、社一體化管理技術培訓班于5月5日至7日在成都召開。

大會期間,來自中英兩國的兒科專家、心理領域專家、高校教師,共同探討ADHD的最新科研進展、診療技術、個性化干預方案以及醫、家、校、社一體化管理的創新模式,為國內多動癥患兒與廣大兒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注入新的希望與活力。
開幕式上,大會主席、西南兒童醫院一城兩院(成都西南兒童醫院、成都西南兒童康復醫院)院長黃美琳致辭表示,本次大會旨在搭建“醫-家-校-社”四位一體的交流平臺,推動各方深度合作,共同探索科學、系統、高效的ADHD兒童干預路徑。同時,黃美琳分享了西南兒童醫院一城兩院的先進理念與實踐成果,提到醫院從最初的醫教一體康復模式,到現在積極倡導并踐行的“醫-家-校-社”四位一體合作機制,為ADHD兒童提供了全方位、個性化的成長支持。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教授杜亞松深度剖析了當前我國ADHD兒童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并對未來一體化管理技術的發展趨勢與實踐路徑提出了前瞻性的見解。他表示,我國在ADHD的綜合干預體系構建上還比較薄弱,但這既是挑戰,也是推動我國ADHD管理技術創新與模式變革的巨大機遇,跨專業、跨領域的協同合作更是破解ADHD兒童健康管理難題的關鍵。
四川省預防醫學會副會長王獻民表示,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多方聯動是兒童青少年健康工作的重要原則。“醫-家-校-社”四位一體模式的構建與推廣,是實現《“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目標的有力抓手,期待通過本次大會,進一步凝聚共識,推動社會各界形成合力,共同為ADHD兒童及其他兒童青少年群體創造一個更加有利于身心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
學術交流會期間,英國阿爾斯特大學教授Gerard Leavey探討了如何在快速發展的科學背景下發展和尋找ADHD科研方向,并強調了跨學科合作與大數據分析在推動研究進展中的關鍵作用;英國華人心理健康協會主席Shun Ying Au(歐舜英)教授、河南省兒童醫院方拴鋒教授等多位專家學者,分別就如何優化ADHD孩子的早期識別、評估、用藥、干預流程,強化家庭支持、學校配合等方面展開了深入交流與分享,為提升ADHD兒童的綜合管理提供了多角度的策略與建議。
此次大會由四川省預防醫學會主辦,四川省預防醫學會兒童傷害防治分會、四川省預防醫學會兒童保健分會、四川省預防醫學會促進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分會承辦,成都西南兒童醫院、成都西南兒童康復醫院全程協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