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7日電 (記者 劉忠俊)診斷室、治療室、公共衛生室、藥房寬敞明亮;高血壓、糖尿病等基本藥物應有盡有……記者6月7日從眉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獲悉,該市不斷完善“以縣級醫院為龍頭,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基礎”的鄉村四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傾力打造現代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先行市,讓鄉村群眾看病更便捷。

2022年以來,眉山市通過推動鄉村醫療衛生機構等級創建、專科建設,提升疾病防控、救治能力,提升突破鄉村醫療衛生發展“瓶頸”,打破服務村民健康的“最后一公里”。同時,不斷完善鄉鎮衛生院基礎設施和設備配置,提升基層中醫藥傳承創新服務能力,強化急診急救服務能力。
走進眉山市丹棱縣仁美鎮雄義村2組,一棟兩層小樓呈現在眼前,“雄義村衛生室”幾個大字十分醒目。該衛生室是集基本醫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健康教育等綜合服務于一條的村級醫療衛生機構。“衛生室配有鄉村醫生2名(其中助理1名),配置中頻治療儀、空氣消毒機等設施設備20余個(件)。”仁美鎮雄義村衛生室鄉村醫生徐遠利稱,衛生室要服務轄區的3805人,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有848人,高血壓、糖尿病等特殊服務人群669人。
衛生室里,陸續有村民前來測血壓和血糖。村民稱,現在看病、買藥都比以前方便多了,拿藥還可刷醫保卡,太方便了!“衛生室設施設備齊全,醫療環境也改善了,還專門設了中醫診療室。”徐遠利稱,如果村民家有什么困難,有時還要上門開展診療服務。

“村衛生室常見病、慢病初步識別和診治能力不斷提升,許多村民在家門口就能看治病。”眉山市丹棱縣衛生健康局副局長袁林稱,當地通過實施全域農村地區“五個一”居家醫養“床位”服務,村級衛生室“七個一”提升,鄉村中醫藥“1+3+5”體系等三大建設,進一步夯實基層衛生服務網底,促進了鄉村醫療衛生特色錯位發展。
在眉山市東坡區人民醫院(市中醫醫院),新建的中醫大樓寬敞明亮,設施設備先進。該院通過區域影像中心幫基層醫療機構解決設備利用率低、人才不足等困難,患者就近就醫,分級診療。同時,利用“遠程影像,實時診斷”,讓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以最經濟、最迅速的方式得到三甲醫院的精準診斷。

此外,眉山市東坡區人民醫院(市中醫醫院)還將心電診斷服務、心血管患者救治能力以及中醫特色診療向鄉鎮延伸,先后為15000余例患者開展了遠程心電等服務。“便攜式心電設備投放到村衛生室,建‘心電一張網’,實現‘村醫操作,上級醫院解讀’,讓村民足不出戶或村即可享受上級醫院的就醫咨詢,極大方便了村醫對轄區慢性病的管理,打通了患者就醫‘最后一公里’。”眉山市東坡區人民醫院(市中醫醫院)醫務科科長李志偉稱,至2024年5月,“心電一張網”已先后免費發放了91臺設備,覆蓋16個鄉鎮的52個村衛生室。李志偉表示,除在設備等方面支持基層醫療,還派出百名醫生前往村衛生室開展定點幫扶,指導村醫識別胸痛、卒中患者,并結合各個村醫情況,通過技術幫扶,提升村醫對疾病的診療能力。
2022年以來,眉山市鄉鎮衛生院已配備影像設備(CT、DR)280余臺,100%鄉鎮衛生院建立中醫館,97%的村衛生室提供中醫藥服務,村衛生室配備便攜式心電圖機175臺、指夾式血氧儀2883個,鄉村醫療衛生健康“網底保障”不斷筑牢。
眉山市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市將多渠道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加強基層醫療人才隊伍建設,持續推行便民服務措施,提升市域醫療服務水平,打造可推廣、可借鑒、可復制的鄉村醫療衛生服務提升“眉山樣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