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14日電 (吳平華 李金澤)72歲市民劉婆婆(化名)患有心衰,合并尿毒癥、嚴重高血壓等多種慢性重癥疾病,同時出現肺部感染、間質性肺水腫等,情況危急。近日,經打聽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治療心衰頗有經驗,于是從老家趕到成都求醫。
據介紹,深受病痛折磨,劉婆婆體重只有80斤。她曾輾轉多地求醫,但效果不佳。一周前,癥狀突然加重,一活動就嚴重氣喘,晚上根本無法躺下睡覺,一躺下就憋氣。
劉婆婆入院后,主管醫生李金澤立即聯系心臟外科ICU予以床旁透析、無創呼吸機輔助呼吸等治療,同時加緊完善各項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劉婆婆患有:嚴重心臟瓣膜病、主動脈瓣重度狹窄伴輕度反流、二尖瓣中度反流,三尖瓣輕度反流、胸部CT還提示:嚴重肺部感染,呈現“大白肺”表現。
心衰和肺部感染、肺水腫,構成了一道“惡性循環”。“患者高齡且既往身體臟器疾病多、病情重,無法實施常規開胸手術。但如果再拖下去,隨時有猝死的風險。”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副主任程力劍針對患者復雜的病情,和家屬開展了反復溝通。
面對復雜病例,手術從哪里“突圍”?經過詳細的術前討論評估和與家屬反復深入溝通,主治醫生決定為劉婆婆緊急實施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來解決合并癥的惡性循環。
針對高危或有心外科手術禁忌的患者,該術式可以通過一根導管,將人工心臟瓣膜輸送至主動脈瓣區打開,從而完成人工瓣膜置入,恢復瓣膜功能。
為實施該項手術,科室聯合心臟外科ICU和麻醉、導管室、心研超聲室等為患者做了非常積極和充分的準備。由于患者CT顯示冠脈鈣化嚴重,心血管內科還提前為劉婆婆實施了冠脈造影檢查。
克服重重困難,手術順利結束,患者術后不到24小時即拔除了氣管插管。劉婆婆關鍵指標獲得改善,情況良好,呼吸困難明顯緩解,中心靜脈壓明顯下降。
術后復查結果顯示情況良好,尤其是肺部炎癥和水腫顯著減輕。術后第6天劉婆婆高高興興地出院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