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將“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作為獨立篇章,明確提出要“迎接數字時代,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推進網絡強國建設,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隨時社會持續發展,生成式AIGC迅速崛起,傳媒教育領域也做出了適應與變革舉措,AIGC技術為傳媒教育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創新與價值體驗。
拓展數字導師的交互與體驗
在傳統的傳媒教育中,以學習者身份為中心,存在學習者與知識之間的關系,學習者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的關系。而AIGC場域的加入,學習者與技術之間產生了天然的鏈接,數字化教育應用于各類傳媒課程之中。AIGC技術的引入為傳媒教育領域中數字導師的交互與體驗帶來了拓展,AIGC技術以其自動生成式內容大大提升了數字導師的教學效率。傳統傳媒教育過程中,老師需要與學生線下親身指導,只能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傳授知識,學生與老師的互動時間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在AIGC技術支持下,數字導師的身份應運而生,學生可以打破受時間、空間等因素的限制,隨時隨地與數字導師交流與學習。在連續性的學習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數字導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可以制定個性化的學習方案,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與掌握知識。
此外,AIGC技術所生成的多媒體形態為數字導師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從專業內容制作PGC到用戶內容創作UGC再到AI輔助用戶創作AIUGC,迭代至目前我們所熟知的以Chat GPT、Midjourney等為代表的AIGC。數字導師利用生成的圖像、音頻、視頻等內容作為教學素材,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知識,學生可以直觀地感受到實踐學習的快樂,使學生在學習時加強對創作的體驗感。AIGC除了自動生成技術,還具備一定的交互性與情感識別功能,數字導師可以及時提供反饋與指導,學生面對數字導師可以自由地發表內心的想法與思考,不用擔心被評價或排斥。數字導師與學生交互式的相處模式,不僅啟發了學生的大腦思考,還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自信心與學習成長過程中的感受。
重塑學生的美育素養
在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提出,加強藝術院校馬克思主義藝術觀教育,對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創作方向、引領學生成長成才具有重要意義。AIGC賦能傳媒教育,在“教”的過程中,無論是課堂還是教師都有了新的形式,課堂與教師的多元化與學生之間產生了多維互動體系。而在“學”的方面,學生更加個性有想法,在其成長的道路上有積極促進的作用。
在美育方面,傳媒教育中無論是電影、繪畫、音樂等內容都向學生傳遞美學觀念,學生可以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提升自己的審美趣味,在實踐過程中培養自己對于美的感知與能力。AIGC的出現,對于學生的美育方面有了提升和重塑的價值作用,其生成的內容與大數據庫深度融合,無論學生在影視、動畫、美術、音樂等不同方面進行創作,AIGC都可以通過數據的分析與智能推薦,利用技術邏輯引導學生的審美習慣。AIGC生成式內容給學生提供了資源豐富且多樣的素材,同時給學生營造了更便利學習的條件。
此外,AIGC能夠模擬真實的藝術創作環境,學生可以沉浸式進行創作,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提升與磨煉對敏銳的感知與審美能力。AIGC的交互性不僅使學生可以在多個平臺進行互動,還可以在AIGC系統里進行虛擬聯合創作,從而深層次的激發學生對作品的審美價值判斷,跨地域跨時間的突破,學生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與美學理念。這種打破傳統的學習方式不僅在極大程度上拓寬了學生的審美視野,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們跨文化的創作交流能力。
互通知識創新促進教學成果
AIGC以大模型為核心要素,憑借獨特的算法與從“判斷”到“創作”,其有著自己的更新迭代。在AIGC的技術體系里,大數據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數據是AIGC技術的基礎和驅動力,決定了內容生成的質量和效果。數據來源包括公開數據集、專業數據集、用戶數據集等。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使得AIGC能夠快速地處理海量的信息,并生成高質量的內容,滿足海量用戶的內容需求,提高用戶滿意度和留存率。在傳統傳媒教育中,教師的教學課件、教學筆記等內容都留存在自己手上,對于精品課程的內容與教學成果并不能快速高效的和傳媒領域的其他教師分享與交流,教育者與學生之間也存在教學內容上的不匹配與偏差。
借助AIGC,在傳媒教育領域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通過在線平臺的互動交流,不同高校和機構的教師可以資源共享,分享成功的教學經驗方法、不同的案例分析、課程資料與資源等,不僅共同提升傳媒教育質量與技術創作,還避免了教學資源的重復利用和浪費。AIGC技術的智能算法與數據分析給教師提供了了解學生的便利途徑,教師根據AIGC數據清晰了解學生的需求與學習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此外,AIGC數據庫整合了多種學科的數據資源,不限于傳媒這單一學科,在其大數據下,AIGC可以關聯并深度挖掘不同學科的數據信息,以此更好地實現傳媒教育與其他學科教育的跨學科的融合和創新。
融合AIGC技術的傳媒教育持續發展,突破了傳統媒介的限制,為學生的創作環境與學習過程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與創新性。
AIGC數字導師在交互體驗上帶給學生新奇的交流感受,跨平臺創作重塑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在AIGC技術賦能傳媒教育下互通知識體系,促進教學成果。由此可見,AIGC技術在傳媒教育領域中起到了強烈的推進作用,給教育者和學習者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隨著技術的推進和場景的拓展,AIGC技術在傳媒教育領域中不僅發揮重要作用,同時也具有不同的價值意義,為傳媒領域人才創作出更多有思想有內涵的作品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與力量。(作者系四川傳媒學院編導藝術學院教師李沛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