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19日電 (朱珂函 陳琪 王錦源)自2013年起,成都大學臨床醫學院、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成大附院)積極作為,主動承擔起對阿壩州九寨溝縣的健康幫扶工作。十年來,醫院秉承“重在精心、貴在盡心、贏在創新”理念,發揮高校附屬醫院的資源優勢,創新健康幫扶工作模式,用足繡花功夫,發揚釘釘子精神,為九寨溝老百姓帶來了健康福祉。
2013年以來,成大附院先后選派104名中高級醫療技術人員前往九寨溝縣人民醫院開展健康幫扶,專業涉及內科、外科、急診、重癥、超聲等20多個醫學專業。共診治患者5萬余人,開展手術2000余例,開展學術講座800余次,業務培訓1200余次,教學查房5000余次,“師帶徒”培訓學員250人次,接受進修100人次,學歷、職稱晉升20余人次,進一步提高了當地醫務人員的醫療水平,九寨溝縣域醫療服務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2017年“8·8”九寨溝地震發生時,15名下派醫療專家立即組成抗震救災醫療突擊隊,第一時間趕赴震中參與搶險救災,地震傷員“零死亡”,被省衛健委評價為應急救援“組織最有序、搶救最有力、生命最安全”。抗震救災期間,醫療專家團隊全力施救,涌現出“花壇醫生”“九寨好人”等溫暖人心的人文醫生。
為加強當地醫療信息化建設水平,成大附院為九寨溝縣人民醫院開通高清遠程會診系統、遠程培訓系統,開通遠程PACS進行遠程影像、超聲診斷和遠程心電圖,彌補技術不足。通過醫療隊“師帶徒”、醫院專家下沉培訓、遠程培訓和臨床進修等多種方式,讓九寨溝縣醫療衛生人才共享省會醫療機構的培訓資源,切實提高九寨溝縣人民醫院的醫療服務能力和自身“造血”能力。幫助九寨溝縣人民醫院開展當地適宜的新技術,如血液透析治療、腫瘤化療、溶栓治療、纖支鏡等,實現了100余項新技術零的突破。在成大附院的幫助下,九寨縣人民醫院成功創建國家二級甲等綜合醫院,縣域診療率提升12%,診療量提升15%,手術臺次增加20%。
同時,成大附院還幫助九寨溝縣人民醫院在阿壩州率先建成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中心等“五大中心”建設,建立“牛翔科博士微創介入醫學工作站”,成功救治急性心梗患者30余例、急性腦梗患者20余例、外傷患者1000余例、危重兒童及新生兒100余例、高危產婦30余例,完成介入手術30余例。成大附院充分發揮醫院重點學科和重點專科資源,下派科室主任擔任九寨溝縣人民醫院兼職學科主任,涉及泌尿外科、消化內科、呼吸內科、護理學、重癥醫學科、急診醫學等專業,九寨溝縣人民醫院各專科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技術水平日趨成熟。通過學科幫扶,九寨溝縣人民醫院急診科獲批四川省民族地區重點專科,呼吸內科成為阿壩州重點專科,消化科成功立項重點學科,ICU立項縣重點專科。

成大附院通過規范建設血液透析中心,設立血液透析機20臺,每年為當地血透患者節約費用約400萬元。同時與成都大學合作,建成成都大學急救教育培訓中心九寨溝分中心,在全縣醫療系統中開展AHA培訓,168人獲得BLS證書。通過技術指導、急救培訓、人才培養、流程優化等舉措,顯著提升縣域危重癥救治能力,為當地群眾生命安全提供了更加堅實可靠的保障,為阿壩州全域旅游發展保駕護航。
2017年3月,成大附院在全省首創城市三甲醫院整體托管深度受援地縣醫院模式,整體托管九寨溝縣人民醫院,成立成都大學附屬醫院九寨溝縣分院,先后派出5名優秀管理專家擔任法人院長和院長助理,實現管理同質化。針對重點學科實行一院兩區管理,實現診療同質化,讓老百姓在當地就能看好病。

此外,成大附院常年組織醫療團隊為當地群眾開展了大范圍的巡診義診活動,足跡遍布九寨溝縣的各鄉鎮。累計開展巡診義診活動31次,診治群眾7000人次,捐贈藥品共計16萬元。為縣建檔貧困戶提供免費體檢、健康宣教等服務,免除貧困患者一般診療費3000多人次,減免費用15余萬元。自2022年起,成大附院連續三年在九寨溝縣開展白內障患者復明公益活動,為當地81名白內障患者進行免費復明手術,為3名髖關節壞死患者進行換髖手術,讓患者不出縣就能享受優質的三級醫院醫療資源。
通過醫療幫扶,成大附院為當地培養了一支過硬的醫療隊伍,九寨溝縣人民醫院在2023年度四川省縣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評定中榮膺阿壩州首位。成大附院榮獲2017年四川省脫貧攻堅“五個一”幫扶先進集體,2021年四川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并在2023年四川省醫療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中榮登紅榜,在2023年度省直部門和有關單位定點幫扶考核評價中榮獲“好”等次。
為幫助貧困群眾增加收入,成大附院在九寨溝縣常年開展金秋助學等活動,共募集捐贈教學設備設施、學習用具、御寒衣物等各種物資價值40萬元,累計幫助貧困學生1000余人。同時,醫院通過以購代捐方式購買各種農副產品,支持當地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幫助拔拉新村建設飼養小屋、大嶺活動室及相鄰屋頂燈帶等。
未來,成大附院將繼續圍繞九寨溝縣醫療能力提升、人才培養、業務發展、醫院管理等,不遺余力地帶來先進的管理理念、精湛的醫療技術、暖心的醫療服務,助力當地醫療衛生事業快速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