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23日電 (湯雁 李青松)近日,四川省中醫藥健康服務學會2024學術年會在成都召開,學會理事會成員、會員代表,學會監事會成員及各分會、專委會、工作委員會成員,學會學術技術委員會委員、特邀嘉賓共230余人現場參會。學會會長張大鳴作大會致辭,副會長李霞、余蔥蔥分別主持了會議。

張大鳴會長在致辭中表示,我國醫療衛生工作的重心已從過去以醫療服務為中心轉向以全民健康服務為中心,健康服務業作為一種新興服務業態正在快速發展。學會始終堅持國家中醫藥健康服務的方針政策,匯聚各方面的人才和技術資源,推進中醫藥健康服務業的創新發展;履行學會職能,完善自律協調功能,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堅持中醫藥事業、產業、文化三位一體發展定位,突出特色與優勢,弘揚中醫治未病的健康理念和健康思維,努力提供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
他指出,積極開展學會的學術活動和技術交流,對提升中醫藥健康服務質量有著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希望通過本次學術年會的召開,充分發揮各位專家、委員的專業水平和技術特長,分享相關科學研究成果,加強各分支機構與專業團隊的聯系與交流,促進中醫藥健康服務業的創新發展。
在學術報告環節,各位專家緊密圍繞中醫藥技術與健康服務的主題,就中醫藥健康產業的發展、中醫針灸與適宜技術的臨床應用、中醫藥與再生醫學研究、運動醫學與健康、中醫心理健康服務、醫養融合與健康養老服務以及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等專題進行了精彩的學術報告和交流,開闊了中醫藥健康服務的發展視野和發展思路,獲得了與會代表的一致好評。成都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國錦琳教授、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原副院長周建偉教授、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原副院長胥國勛研究員等專家學者作了內容豐富的主題學術報告。既有中醫藥健康產業的發展前景展望與具體實踐,也有中醫藥與干細胞再生醫學的前沿研究成果;既有中醫藥適宜技術的創新研究與臨床運用,也有如何提高中醫臨床思維能力的理論探討;既有中醫運動醫學的發展研究,也有中醫心理健康與養老健康服務的實踐探索;還特地推出了學會自主研究編制的全國首個《中醫藥商業秘密保護管理規范》團體標準,結合中醫藥行業的特點,開創性地將中藥材種質資源、中藥材加工生產、中醫臨床、中醫藥文化、中醫藥裝備、中醫藥經營等方面進行編制,涵蓋了中醫藥的全產業鏈和全生命周期,在現有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下努力探索對中國傳統中醫藥的新保護路徑,具有創新性和引領性,對加強四川省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