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24日電 (楊勇)1月24日,科技城新區召開2025年經濟工作暨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大會,總結和安排部署新區經濟工作,激勵全區上下積極融入和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堅定不移推進高質量發展。會議還邀請了新區優秀企業家齊聚一堂,共謀新區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會議指出,科技城新區的鮮明底色是敢于創新,新區的不變精神是勇爭第一。2024年,科技城新區經濟保持較快增長態勢,主要預期目標圓滿實現。2025年,作為科技城新區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突破之年,產業發展的成勢之年,城市形象的蝶變之年,民生保障的見效之年,全區上下將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創新高地”“國家產城融合發展示范區”“全國一流城市新區”建設及成渝雙城經濟圈公共服務標桿打造,做好四篇改革文章。
做好科技體制改革文章,奮力建設創新動能澎湃的活力新區。2025年,科技城新區將強化企業主體培育,健全梯次銜接的培育體系,打造功能齊全的企業孵化鏈,并推動重點企業創新平臺全覆蓋,支持企業主導產學研融通創新,鼓勵企業牽頭科技攻關,加大創新研發投入;將聚焦機制體制改革,深化與大院大所在成果轉化、技術創新方面合作,支持企業開展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產品認定,并實施新型研發機構企業化、市場化改革,深化“先投后股”等改革;將開展要素配置改革,建設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知識產權服務體系,構建“中試+”生態體系,配套產業基金、中試基金,同時深化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改革,建設創新人才集聚地。
做好產業發展改革文章,全力建設產業集群發展的繁榮新區。2025年,科技城新區將壯大“四大”創新產業,以場景應用為牽引,以關鍵零部件制造為突破,實現機器人產業規模倍增,爭創國家級人工智能機器人產業集群,同時促進裝備制造業提檔升級,推動綠色環保業延鏈補鏈,并重點發展軟件服務、云存儲、大數據等信息化產業,做強百億級數字經濟產業;將加快發展低空經濟、航空電子等產業,推動“空天地一體化”低空智慧城市系統市場化運營,打造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及應用示范標桿,爭創國家級智慧物流中試基地;將推進“鏈式”產業招引,綜合應用以企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等模式,重點招引機器人關鍵零部件生產、AI人工智能、AI+高端制造、大數據等方向企業;將著力“多元”場景打造,常態化開展“來新區過佳節”系列活動,并大力發展首發經濟,招引國內外知名品牌組織首演、首秀,同時,加快上馬鄰里中心、上馬功成消費新場景建設,打造文旅品牌,全力提振內需擴大消費。
做好項目支撐改革文章,努力建設宜居韌性智慧的美麗新區。2025年,科技城新區將推進新區舊城精修細補,并全力推進西片區五大公建、雙創中心等項目,展現城市新形象;將聚焦“一區多園”,開展特色園區建設發展機制改革,加快AI智能制造產業園、大數據產業園等載體建設,加快完善道路、電力等基礎設施,提高產業承載能力;將突出“青年友好”,不斷提高人口集聚承載能力,高標準布局優質公共服務設施,推動綿陽中學科新校區、新區康復醫院等項目建設。
做好社會治理改革文章,聚力建設社會治理有效的滿意新區。2025年,科技城新區將聚焦重點領域,集中力量推進“全區十大民生實事”,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優質教育、醫療、養老、托幼等資源均衡布局,提升保障能力;將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深入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高標準落實環境提質各項工作,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將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健全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重大風險機制,持續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曝光、大整治”行動,同時完善社會治安整體防控體系,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推動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