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30日電 (安崢 何長春)11月29日一早,雖寒意漸濃,但在綿陽市安州區雎水鎮楓香村的泉塘壩堰塘整治項目現場,卻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幾十名工人忙著和砂、攪拌、平整、抹灰……

“我們村正在建的有3個項目,投資都超過300萬元,目前都已進入最后沖刺階段。等全部建成后,將新建2處民宿集群,拓展產業道路,整治排灌溝渠和山坪塘。”楓香村相關負責人介紹,前不久,楓香村“數字楓香”平臺通過“內推+外引”的模式,對全村現有產業進行集中梳理,篩選出旅游、水產養殖等3個優質產業集中發展。
據了解,自“數字楓香”平臺上線以來,楓香村構建起了鄉村資源市場化“微循環”運營服務體系,著力發揮平臺“雙招雙引”功能,以本土產業為底板、以本地人才為畫筆,錨定“產業+人才”全鏈條發展,以產業振興推動全民富裕。
今年,楓香村打造的“‘數字楓香’運營平臺,實現村級資源市場化運營”,入圍四川省第二批數字鄉村建設典型案例。利用現有產業和人才的資源優勢,加大閑置宅基地等土地資源的回收和利用,設立“鄉村產業運營官”“鄉村發展規劃師”“自然引導師”等職位,吸引外部投資對全村進行整體開發,以點帶面,逐步形成資源涌入、人才涌入的發展格局。
位于楓香村的“安驛箱幾”,是綿陽市十佳最美民宿之一。之前與鄉村聯系不緊密、再發展受限等問題一直困擾著老板楊洪。“數字楓香”的到來,讓楊洪看到了發展的機遇。據了解,“數字楓香”平臺以“人才+項目+股份”的核心模式,首創全村整體運營開發,雎水鎮政府負責協調基礎設施建設、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負責基礎工作覆蓋、企業安心負責品牌運營和管理,讓“安驛”系列迅速出圈。目前,田園民宿(安驛六間堂)、露營平臺(安驛半山)、泉塘壩生態園等6大項目正緊鑼密鼓地實施,預計完成后將進一步串聯村內多個旅游景點,形成以當地田園風光為特色的鄉村公園式旅居環境。

據了解,目前,楓香村的“鄉村產業運營官”共有3人,綿陽市人大代表陳興友便是其中一人。作為安州區電商產業園的負責人,陳興友被“數字楓香”的模式深深吸引。在“人大代表推介好物”“數字商超”等活動的加持下,在楊洪、陳興友等優秀鄉村創業人才的帶動下,楓香村成功吸引50%的創業人員回歸,并搭建了線上農特產品、旅游服務、用工信息共享平臺,“數字楓香”模式也在恩施、青川等地陸續上線。
截至目前,楓香村已累計吸引各類投資商到村考察投資180余人次,成功引入6家農旅企業,吸引投資1500余萬元,并吸引了3000余名游客到村。這些投資和游客的到來,為當地特色水產、特色研學、鄉村旅居等產業帶來了200余萬元的創收。此外,村集體經濟收入也成功突破20萬元,同時新增了150余個就業崗位。
楓香村打造的“數字楓香”平臺,是探索數字化經濟與鄉村振興結合的一次生動實踐。雎水鎮通過“數字楓香”等平臺的招引工作,推動了楓香村的全面發展和提升,為當地經濟和村民帶來了更多實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