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7日電(記者劉忠俊)12月7日,洪雅東岳鎮橋口村一片青山綠水間,慈竹長勢良好,村民們搶抓晴好天氣,對種植的慈竹進行砍伐售賣,林間便道堆滿了成捆的竹子。

近年來,洪雅立足農業農村資源稟賦,堅定“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方向,加快建設“兩山”轉化示范縣、綠色發展先行區,農業綠色發展優勢明顯,形成了“茶、竹、椒、乳、藥”五大產業,農業產業特色鮮明。
在洪雅縣柳江鎮興勝村肉牛場,經發酵的糞便在干濕分離機滿負荷運轉下,沼渣和沼液成功實現分離。沼渣進入堆場,高價售出用作農作物有機底肥,而沼液則進入儲存池,在用肥高峰期通過低壓管道輸送到田間地頭,成為茶葉、水稻、牧草等的有機沼液肥。同時,先后投入資金約6500余萬元,鋪設了沼液管網700余公里,形成“區域大網”或“區域小網”。
2019年起,洪雅縣與蘭州交大、四川農業大學、四川省農科院等合作,分種類制定了水稻、茶葉、藤椒、獼猴桃、黃瓜、茄子、冬瓜、豇豆8個化學肥料化學農藥減量使用生產技術規程。建立21個減量示范片,面積1.8萬畝,建設化肥和農藥使用情況監測調查點50個。數據顯示,2020—2022年化肥農藥用量均實現負增長。

洪雅森林覆蓋率超過72%,發展森林碳匯項目條件優越。2022年5月,洪雅成立四川首家、全國第二家縣級森林碳匯管理局,同年6月,洪雅縣及洪雅縣國有林場被確定為全省首批林草碳匯項目開發試點縣和試點單位。2023年4月,洪林公司(洪雅縣國有平臺公司)與四川省洪雅縣青工科技有限公司簽訂林業碳匯預售協議,開啟首次碳匯交易。洪雅縣通過森林碳匯這項全新賽道,把“綠水青山”兌現成“金山銀山”。
不久前,農業農村部、國家發改委等八部委聯合公布了第四批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創建名單,洪雅縣成功入選。“2023年至2025年創建期內,將著力在高標準農田建設、種養循環擴面提質工程、數字賦能工程、農旅融合工程等四個方面進行提升。”洪雅縣農業農村局局長伍仕波表示,鄉村產業振興離不開農業科技現代化,而農業科技現代化與數字技術密不可分。

日前,洪雅縣青衣江流域糧食現代農業園區柳江—東岳示范片,“稻油”輪作的1500畝油菜已完成種植。待到2024年春天,這里將在綠水青山掩映下呈現出一甸金黃,為游客增加一處拍照打卡地,也將呈現出洪雅農旅相融的絕美畫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