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11日電 (吳平華 宋林 周輝)黨的二十大提出“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這是美麗鄉村建設的“升級版”。隨著這項工作的落地落實鄉村新圖景也在簡陽市漸次鋪開。近日,走進簡陽市平武鎮高坡村,探索和了解他們在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中呈現了怎樣的新圖景。

走進平武鎮高坡村,一條條干凈整潔的柏油路,一個個老物件、小青瓦裝飾成的小景觀,與藍天共同構成了一幅村美人和的鄉村大美畫卷。
創新發展特色產業 為和美鄉村注入內生動力
在高坡村三組,一排排連棟溫室大棚內,一行行翠綠的藤蔓上掛滿了一串串小番茄。村民楊小東是這個大棚的管理員,也是村里引進的返鄉創業者。

2023年5月,常年在外務工的楊小東,放棄了在外高薪的工資,回到了高坡村,在村里承包了兩個連棟溫室大棚發展小番茄產業。
簡陽市平武鎮高坡村村民楊小東:由村上出設施設備,村民來管理種植,產品再由村集體回購,這樣村民和村集體利益聯結,激發了大家的干事熱情。
近年來,高坡村積極探索壯大村集體經濟新路徑,采用“集體經濟公司+管理人員+農戶”的發展模式,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通過大量引進培育優秀技術人才,不斷延伸產業鏈,擦亮“高小坡”鄉村振興品牌,為和美鄉村建設注入持久的內生動力。
不僅如此,高坡村還積極加入到簡陽市六聯共興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周邊11個村集體經濟組織形成聯盟陣營,按照“公司+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高效實施“訂單”農業,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推動村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
簡陽市平武鎮高坡村黨支部書記吳功斌:2023年發展了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500多畝,小麥100畝,油菜650多畝,總收入400余萬元,更為村集體帶來近100萬元的收益。
產業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也是和美鄉村建設的內在支撐。高坡村因地制宜發展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基地,帶領村民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勠力同心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加快項目建設 為和美鄉村提供強力支撐
宜居宜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是關鍵。在高坡村城鄉土地增減掛鉤項目建設點,工人們正在緊鑼密鼓的施工。
據了解,該項目規劃面積約98畝,總建筑面積32000余平方米,參與農戶有305戶。
村民蔣良宣正是其中的一份子,因自家房屋老舊,生活環境較差,如何才能改善居住條件,成了他的心事。2022年底,得知村上有“雙掛鉤”項目,便第一時間報了名。
簡陽市平武鎮高坡村村民蔣良宣:新修的這個房子環境也舒適,住著很開心。
2023年3月,項目正式啟動,蔣良宣帶著住新家的期盼,成了項目建設的“監督員”。“我平常沒得事就來看一看房子,希望早日能拿到手,搬進來住新居,舒服一些。”蔣良宣說道。
目前,該項目的主體已經完工,正在對項目的總評和綠化進行施工,預計2024年3月份竣工。同時,村里的公共服務配套設施也在快馬加鞭的推進。
簡陽市高坡村的公共服務中心,按照“三生融合”的理念,以山林田居相融的丘區特色風貌為重點,打造“游林盤—住民宿—尋鄉愁—吃美食”為一體的文旅業態,推進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傾力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示范村。
如今簡陽市平武鎮高坡村群眾安居樂業的美好期盼,正在一一實現產業興、鄉村美、鄰里和、村民富的大美畫卷正在努力繪就。(完)